健康養身★強行切斷孩子網路恐致反效果 情緒失控讓戒網更困難

強行切斷孩子網路恐致反效果 情緒失控讓戒網更困難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放寒假與年假,許多孩子一定整天拿著手機,看影片也好玩遊戲也好,漸漸網路成癮,教育部國教署提出「數位教養6大原則」,包括傾聽孩子聲音、訂規範、要定時動一動、找出3C心理需求的替代、讚美孩子的自制力等原則,化為簡單易懂的口訣,讓孩子在3C使用與維護健康取得最佳平衡。

 

「數位教養6大原則」包括:「一聽」,傾聽並了解孩子使用3C的需求和想法;「二規」,對於過度使用3C產品的可能影響與壞處,舉實例與孩子討論,然後規範彼此均可接受的使用時間與時段;「三動動」,為避免視力與久坐對健康的傷害,建議使用30分鐘就應離開螢幕,或是站起來動一動。

 

四感」,專家指出沉迷3C產品是因為可得到高度的四感(愉快感、歸屬感、成就感及意義感),這是基本心理需求,若現實生活得不到,可能會轉而從網路或3C中得到補償,建議找出替代方案,例如外出活動,切忌只是強行切斷網路或沒收3C產品,以免孩子情緒失控,影響親子正常溝通;「五慣」,養成正確使用3C的良好習慣;「六讚讚」,多用讚美與獎勵,以鼓勵孩子培養自我約束力。

 

專家建議父母,可透過增強或酬賞來強化學習的「普雷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要求孩子先完成功課,再陪孩子使用3C或其他遊戲。此外,專家也提醒,父母應避免自己過度使用3C,以身作則才能達到較佳的規範效果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表示,寒假腳步將近,學生自己運用的時間相對較多,待在家中若無適當引導,很容易沉迷在網路、3C產品之中,呼籲家長多利用春節各地的活動陪伴孩子,不但可讓孩子更健康,也可營造更好的親子關係。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今年黑心食品風波不斷,從毒澱粉、胖達人香精麵包、山水混充米、到大廠混充油品;消基會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無所做為,而業者的卸責態度及補償方案,更讓消費者無法接受。消基會呼籲政府,應設立「消費者保護基金」,才是剝奪不當利得與救濟消費者最理想的方式。消基會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對夫妻生不到一個小孩!此外,調查也顯示,全台有三分之一學童過重及肥胖。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生育率卻逐年下降,使得確保新生兒的品質就格外重要;因此,政府積極推廣孕婦產檢、高齡產婦遺傳性疾病預防篩檢服務、餵哺母乳宣導、學童營養午餐素食日等政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確保病患用藥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持續推動藥品國際條碼政策;該署強調,強化全球貿易項目代碼(GTIN)的應用,將藥品條碼與藥品完整資料,鍵入藥品條碼共同平台資料庫中,結合網路平台的應用,將正確資訊相互傳遞,可落實病患用藥安全。用藥安全很重要,才能避免不幸事件發生;有鑑於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食安問題連環爆,先是食用油、色素添加物,到前幾天爆發的鮮奶疑似含有藥物等問題,讓消費者開始懷疑自己吃下肚的東西是否安全;光田醫院營養室發現,油品事件爆發至今,至少有1成以上慢性疾病患者,改吃自己榨的豬油或花生油,讓教導民眾健康飲食的營養師感到相當憂心。光田醫院大甲院區營養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