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安風暴延燒 1成慢性病患改吃豬油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食安問題連環爆,先是食用油、色素添加物,到前幾天爆發的鮮奶疑似含有藥物等問題,讓消費者開始懷疑自己吃下肚的東西是否安全;光田醫院營養室發現,油品事件爆發至今,至少有1成以上慢性疾病患者,改吃自己榨的豬油或花生油,讓教導民眾健康飲食的營養師感到相當憂心。

光田醫院大甲院區營養師陳昇閔表示,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等3高疾病患者,不建議在烹調上採用全豬油,因豬油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長期過量攝取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而自己榨的花生油沒經過精練,可能含有黃麴毒素,長期食用可能損害肝臟,甚至罹患癌症,

陳昇閔指出,有1成以上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的高風險患者,寧願吃豬油,也不願相信市面上的植物油,甚至原本採信營養師建議,少吃豬油的患者,卻向營養師說「果然還是豬油好吧!」,再也聽不進正確的建議。

陳昇閔強調,攝取油類最好的方法是按照不同的烹調方式,選用不同的油及品牌,例如油炸、高溫熱炒應採用如苦茶油、葡萄籽油、芥花油等;涼拌、沙拉則使用葵花油、初榨橄欖油、芝麻油等,既健康也能分散風險,且能均衡攝取到不同油類的營養。

陳昇閔也呼籲民眾,不要過度排斥購買市面上的油品,只要是經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檢驗通過合格的產品,就能安心食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2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女性,因車禍造成右腳膝蓋外傷合併骨折,雖手術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卻因傷口出現蟹足腫,留下明顯疤痕;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蘇永玄指出,所幸後來透過針灸治療兩個月後,才使傷口疤痕平整,且顏色逐漸轉淡,但後來患者右手腕不幸又受傷,再出現蟹足腫情況,目前仍透過針灸治療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天氣漸漸轉涼,進入秋天,過敏體質的人得多注意了,因為秋天意指秋燥,除了容易乾燥外,也容易傷害人體水分津液,甚至肺部,這時就容易出現皮膚搔癢、鼻癢、打噴嚏等症狀;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指出,秋季是呼吸道疾病好發時節,臨床上,因過敏好發症狀的患者也因此有增加趨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日接獲民眾來電預約心理諮商,開口就哭泣不止,經詢問及安撫得知,小美初為人母,看見自己辛苦生下的健康寶寶,頓時感到一切都值得,但沒多久又不自覺的哭泣,也不知自己為何而哭? 覺得好累什麼也不想做 明明生了一個夢寐以求的寶寶,卻開心不起來,每天都覺得好累好累,什麼事也不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近年來飲食西化,油脂攝取過多及環境荷爾蒙污染等種種因素,導致兒童性發育提早成熟現象增多趨勢。兒童過早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性腺荷爾蒙分泌增加,可能導致骨骼生長板提前融合,通常身高往往較正常人來得矮小,而性徵發育也常使兒童在同儕間受到異樣關注,造成心理壓力。對於家中有青春期提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