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影/常有被「電到」的感覺?手麻像蟲爬,小心糖尿病上身!三個動作,有效改善問題...

手麻像蟲爬,小心糖尿病上身!

覺得自己身上總像有蟲爬來鑽去,老是渾身不舒服又很癢,有時甚至像被「電到」的感覺,到底怎麼了?這不是蟲子的錯,而是「神經」惹的禍。這些影響生活品質的惱人症狀,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上身!

影/常有被「電到」的感覺?手麻像蟲爬,小心糖尿病上身!三個動作,有效改善問題...

這種麻癢的感覺會從兩側手指、手掌、腳趾、腳掌往軀幹蔓延,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針刺般疼痛、燒灼感、緊束感疼痛、觸電般疼痛及蟲爬感等症狀,這種神經痛的現象在夜晚、天氣太冷或太熱時會更明顯,嚴重情況下四肢末端局部組織會嚴重潰瘍、壞死,最終必須面臨截肢。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更會造成長期倦怠、心情憂鬱,以致生活品質低落。

 

手上找事做,有效防治神經病變

對於健康人來說,拿針扎一下手指會覺得非常刺痛。但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有末梢神經病變的話,兩手會出現溫、痛、觸覺的遲鈍,就好像戴了「手套」般。此外,還有人會表現出手發麻、發脹。針對糖尿病引起的上肢神經末梢病變問題,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進行鍛煉?以下介紹三個動作,可以有效改善問題

 

第一個是連環三掌

  1. 自然站立,手部中指帶動兩臂向身體兩側平舉。
  2. 須彌掌,手指向遠向上伸展,最後手指呈翹立姿勢,掌心向外。
  3. 鷹爪勁,兩手在須彌掌的基礎上,先將大拇指和小指打開,無名指和食指再打開,最後兩個手的五指完全打開。手指向回勾,掌根向外推。
  4. 虎爪勁,在鷹爪勁的基礎上,將手指第一和第二關節彎曲,抓扣,形成虎爪的姿勢。

動作要領

  1. 第二步立掌時,手部肌肉要有拉伸的感覺。
  2. 第三步是將五指逐步打開,就像一個圓圓的荷葉一樣。感覺有一股力量一直向手指方向,以手指有脹和疼的感覺最佳。

 

第二個是十指抓扣

兩手十指分開,相互交叉,扣在一起,置於胸前。兩手同時用力,使人能感覺到手指和手掌之間相互用力擠壓,然後相互按摩數次,心中默念「三二一」,最後放鬆,稍微活動一下。

以上動作重複十次。

動作要領

  1. 力度。可以在個人能夠承受的情況下,盡可能讓力量大一些。因為手部肌肉收縮時,會促進其血液循環,有利於改善末梢神經功能。
  2. 注意力要集中在手掌的動作上。

 

第三個運動是手部蛇形湧動

  1. 兩臂向身體兩側水平伸直,手掌和手臂呈水平狀態。
  2. 將手指向回勾,手指向下,拉伸手背肌肉。
  3. 手掌向上翹立,隨後手指逐節翹立起來,呈立掌。

以上動作每次練習重複六~十次,當熟練以後,手指逐節向遠湧動,甚至帶動手臂也隨之湧動,就像是波浪形一樣,稱之為蛇形湧動。

 

以上關於糖尿病造成的上肢末梢神經病變之干預手段和方法,如果能持續鍛鍊,不僅能夠延緩進一步的惡化,還能幫助它的功能逐漸得到恢復。

 

更多糖尿病控制的精采內容,詳見本書───

  • 八段錦,控制血糖好幫手
  • 腳下八法,防治糖尿病足
  • 轉一轉,遠離糖尿病眼疾
  • 每天搓腰,延緩糖尿病腎病變

 

 

影/常有被「電到」的感覺?手麻像蟲爬,小心糖尿病上身!三個動作,有效改善問題...

本文出自沐光文化《經絡導引》代金剛 著

 

【更多資訊請上《沐光文化》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三零」好消息只維持一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該起本土確診者在新北市,出現症狀就醫採檢陽性,Ct值高,且後續2次PCR檢測均為...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劉宇軒/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三級警戒以來,首見本土、死亡以及境外移入「三零」紀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下午公布好消息,國內單日沒有COVID-19確定病例,連確診個案中亦無新增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細數這是自4月...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最近許多公司都開始執行遠距上班,但正因為少了出門到公司這段轉換心情的交通時間,使得很多人一整天都難在家提起勁好好上班,因此Nike特別訪問了一些專家,針對如何讓你起床後能神清氣爽迎戰防疫日常,將5個簡單的習慣帶入晨間起床或睡前作息,就能讓自己有更多朝...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文成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雖然國內疫情穩定,最近新增的3例本土個案也都是舊案,疫苗接種努力進行中,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自10月19日至11月1日維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