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後極性白內障的新術式 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分層術

後極性白內障的新術式 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分層術

(來源:林宏洲醫師提供)

白內障型式很多種 後極性白內障手術風險最高

眼睛水晶體的結構最中心是水晶體核,其外層是水晶體皮質,最外層是由囊袋包圍,因此當水晶體變成白內障時其型式有很多種,例如有皮質性白內障、核性白內障、後囊下白內障、後極性白內障、及混合型白內障等,其中手術風險最高的白內障就屬後極性白內障,它是一種長在水晶體後囊袋正中央上的白內障,會造成後囊袋失去彈性變得脆弱而增加手術的風險。

水分層技術將白內障核乳化吸出 恢復較慢且易有併發症

一般的白內障手術需先用水分離技術將白內障核與後囊袋分離,以便轉動白內障核將其分成小塊後乳化吸出,但如果是後極性白內障,因為它一方面與白內障核及皮質相連,另一方面又與後囊袋緊緊相連很難分開,使用水分離技術,很難將其與後囊袋分離,而且還會增加風險,這時只能使用水分層技術,將白內障核與白內障皮質先分開來,方便將白內障核先乳化吸出,但水分層技術很難確切掌握分層的深度,且白內障核及皮質與後極性白內障緊密相連,有時單靠水的力量很難將其分開,使得手術耗時較久、恢復較慢且易有併發症。

後極性白內障的新術式 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分層術

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分層術 提升後極性白內障手術安全性

因此,林宏洲醫師赴新加坡國家眼科中心,研習瑞士新的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引進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分層術,來提升後極性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奈焦飛秒雷射能量較傳統的飛秒雷射低,可以精準地將白內障核分成小塊,同時在白內障核的後方形成一個氣泡層而與白內障皮質及後囊袋分開,並形成一個緩衝層,以便讓醫師安全地先將白內障核分成小塊乳化吸出,再一步步吸除白內障皮質,最後再清除後囊袋上難纏的後極性白內障。

奈焦飛秒雷射除了可以準確安全地施行白內障分層術,還可以精準地製作角膜切口、白內障前囊袋開口及散光矯正切割,取代原先使用的手術刀及其他器械。另外,飛秒雷射是先吸住固定球後再施行雷射,比較不怕患者眼睛緊張亂動,在電腦及醫師的嚴密監控下也比較不會出意外。但手術還是有潛在的風險,也不是每位患者皆適合接受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必須先由醫師檢查評估才可。(本文由眼科診所林宏洲醫師提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2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0)日海巡署查獲台南外海本國籍漁船,非法偷渡外籍人士入台,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新冠25例患者,除16例本土個案外,9例境外移入中,有6例是偷渡個案;另外,全國第3級警戒將維持到7月26日,陳時中鬆口,放寬指引這兩天會對外公布。 ▲7月2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面對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三級,為降低感染風險,及阻斷病毒傳播鏈,民眾減少外出,也增加在家備餐的機會,對於較少下廚或購買市售即食食品簡單裹腹的民眾,國民健康署提醒在防疫時刻,更要攝取足夠營養,才能加強身體免疫力,也教民眾如何運用市售食品,簡單快速料理兼顧營養、健康的餐點。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深受疫情影響,民眾也開始減少外出,也因此提高網購情形,使郵差、快遞、外送員等工作量暴增,不過面對夏天節節上升的高溫,若沒有適時作好防護措施,可能一不小心就引發熱衰竭甚至中暑,若未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死亡率超過30%。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戶外工作的外送人員不妨...

閱讀詳情 »

2021.07.2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1日為止,已經有778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