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得了乳癌 還是可能保留乳房、生育能力

得了乳癌 還是可能保留乳房 生育能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一旦得了乳癌,往往擔心失去乳房、生育能力。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目前治療乳癌觀念逐漸改變,過去治療乳癌第一步驟多為先手術、切除腫瘤,再進行化療,現在醫界認為,手術前先進行術前輔助治療較為理想,一方面可以了解藥物是否有反應,另一方面,腫瘤縮小後,手術範圍也會縮小,甚至可能不需要切除乳房。

至於生育能力方面,曾令民主任解釋,部分化療藥物的確可能損害女性生育能力,多數是暫時的,不過如果是年約40歲的女性,卵巢功能可能已開始退化,此時加上藥物影響,生育能力可能就無法逆轉。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藥物可保護卵巢,進而讓部分患者保有生育能力。

台灣癌症基金會微電影 鼓勵抗癌新思維
為了鼓勵乳癌患者勇敢抗癌,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出微電影「結婚倒數180天」。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罹患乳癌人數達11281人,平均每天約31人罹患乳癌,加上台灣人乳癌患者多半較年輕,希望透過微電影,讓乳癌患者有新的思維、改變。

曾令民主任表示,乳癌患者中,40歲以下族群約佔20%,門診中,有些患者一發現乳癌,腫瘤已經長很大,若照傳統治療步驟,勢必得切除乳房,但採用術前輔助治療,先用藥物治療,再進行手術,便有可能保留乳房。

三陰性、HER2陽性病友 術前輔助治療較理想
不過醫師也提醒,術前輔助治療雖可增加患者保留乳房機率,但並非所有乳癌病友都適合,研究顯示,三陰性乳癌、HER2過度表現的患者反應較佳,有研究文獻顯示,約80%-90%的患者接受術前輔助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患者需要與主治醫師充分溝通,以評估自己是否適合術前輔助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4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糖尿病若長期血糖未控制好,不僅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也可能增加視網膜病變風險,其中糖尿病史10至20年以上病人為風險更高。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部張逖文醫師指出,尤其早期病變未有任何症狀,導致容易被忽略,臨床上也曾有患者因出現視力模糊後就醫,才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

閱讀詳情 »

營養不足,會瘦也可能會腫 若營養攝取不足,會對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舉例來說,若是缺乏蛋白質,孩童會發育不良,成人則會出現體重減輕、組織及臟器也會產生功能低下的情況。人體的維生素、礦物質的需要量雖然不大,但若不足也會引發各種如:夜盲症(缺乏維生素A)、骨質疏鬆症(缺乏鈣)等的缺乏症。 什麼是蛋白質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小學2年級的婷婷因為有嚴重的戽斗,講話容易大舌頭,在校遭受同學言語嘲弄,還幫她取了個綽號叫「香蕉妹」,女童心情大受影響,變得沉默不愛笑。家長得知後,決定帶她做牙齒矯正,接受治療後,現在女童擁有一口整齊牙齒,不再逃避上學,個性也轉為開朗活潑,時常綻放露齒笑容。 牙醫師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運動風氣漸盛,雖培養運動習慣能夠有助身體健康,但運動傷害卻很常見,其中最常見的是過度運動導致膝關節疼痛;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等於6.5個人中就有1人,且因許多年輕人運動不當,造成膝蓋損傷,又未即時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