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隻雞慢啼? 當心孩子恐是語言發展遲緩

大隻雞慢啼? 當心孩子恐是語言發展遲緩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一名兩歲半男孩,還不會說話,僅會發出單音,家裡人原以為是俗稱的大隻雞慢啼,並不以為意,直到發現鄰居家五個月的妹妹都可以開始童言童語,因此覺得有異狀就醫檢查,經評估後發現原來孩子有自閉傾向,經安排早期療育課程後,努力了一年總算讓孩子順利開口叫爸媽,人際互動也越來越顯著。

孩子語言發展遲緩 恐和父母照顧有關

包括自閉症、先天或後天性失聰、智能不足或是廣泛性發展遲緩等都可能埋下造成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是早療評估門診較為常見的病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神經科醫師許家睿指出,因現代人孩子生得少,照顧上無微不至,孩子可能不須多說話,父母就能了解且滿足孩子需求,加上缺乏和同年紀孩子的刺激和溝通,就可能使孩子出現語言發展問題。

透過早期療育 訓練孩子溝通能力

許家睿醫師進一步表示,一旦孩子到兩歲仍未說出任何語彙,甚至三歲連句子都不會說,就可能是徵兆,應盡快就醫評估,若發現為聽力問題,則可透過配戴助聽器輔助,若為自閉症問題,除了接受語言治療課程,也應協尋兒童心智科醫師進一步溝通,另外,若僅是環境刺激不足造成,語言治療師則可教導父母如何在家訓練孩子溝通能力。

發現比同年齡發展慢 應盡早就醫檢查

只要家長願意多花點時間陪孩子聊天或說故事,在孩子提出任何需求時,多鼓勵孩子用語言或聲音等來表達自己,多點耐心等待孩子提出要求,再滿足孩子需求,就能讓孩子遠離語言發展遲緩問題;許家睿醫師呼籲,雖然所有孩子的發展時程都不一樣,但一旦發現孩子比同年紀孩子慢很多時,應及早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才能早期療育介入,以免影響孩子未來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25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腦性麻痺(又稱幼兒腦缺氧)是孩童中最常見的運動和認知失調的疾病,平均每1,000位新生兒中約有2.1位罹患這種疾病,為幼兒早期呈現的永久性運動障礙。症狀因受傷程度而異,常見的運動性傷害包括肌無力、動作協調性差、肌肉僵直、吞嚥和說話困難,以及顫抖等。病人同時也可能會有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彰化報導】40歲男子的黃威軒,參加「運動i臺灣計畫—彰化縣慢速壘球社區聯誼賽縣級總決賽」,在休息區觀賽時突然失去意識、停止呼吸心跳,所幸在現場教練的CPR及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醫護支援團隊使用AED電擊接力搶救下,終於恢復意識,後送醫院檢查治療,醫院為黃男裝上心臟去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腰椎退化是老化必然的結果,該怎麼辦?樂生療養院骨科李元甫醫師指出,現代人往往會需要久坐或低頭,姿勢維持太久,都會造成脊椎周邊肌肉的緊繃跟失能,因此從年輕開始注重核心肌群的訓練,是抗老化關鍵有效的一步,若隨著老化出現的不適及症狀,可適時求助脊椎專科醫師,就可以養生的態度面...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正值秋冬換季,北部不斷大雨特報氣溫低,中南部卻是有陽光的涼爽天氣,加上最近因北方鋒面與海面颱風影響,全台各區氣候變化都相當劇烈,忽冷忽熱的季節很容易誘發酒糟性皮膚炎,或稱玫瑰斑,讓臉上出現潮紅、面皰、血管擴張皮膚不整等症狀。而想要改善,除了減少臉部皮膚刺激降低發生率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