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換季「玫瑰斑」爬上臉 對付酒糟性皮膚炎專業醫師出招

換季「玫瑰斑」爬上臉 對付酒糟性皮膚炎專業醫師出招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正值秋冬換季,北部不斷大雨特報氣溫低,中南部卻是有陽光的涼爽天氣,加上最近因北方鋒面與海面颱風影響,全台各區氣候變化都相當劇烈,忽冷忽熱的季節很容易誘發酒糟性皮膚炎,或稱玫瑰斑,讓臉上出現潮紅、面皰、血管擴張皮膚不整等症狀。而想要改善,除了減少臉部皮膚刺激降低發生率外,進補或辛辣料理最好也要減少。


玫瑰斑係因皮膚受刺激所致 慢性發炎外觀如酒糟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宮瑤表示,酒糟性皮膚炎(玫瑰斑)典型症狀就是在臉上看到紅色斑塊,原因在於臉部皮膚受到刺激,導致慢性皮膚發炎,有時會皮膚發紅,感覺發熱、刺痛、癢,可能會有膿皰與膿斑,也可能因血管擴張,導致皮膚不平整,看起來皮膚粗糙,外觀看起來就像酒糟模樣。


留心刺激性的妝品 少吃麻辣鍋薑母鴨


朱宮瑤解釋,發生玫瑰斑原因非常多,有可能是外界刺激,環境太溼、太乾、太熱、太悶、太冷等,皮膚接觸到過敏物質,例如化妝保養品的特定成分,臉上螨蟲量太多等,也可能吃了辛辣或帶酒的料理等,都可能引發玫瑰斑;當發現自己臉部皮膚有疑似症狀,最好先降低接觸危險因子,以免症狀加重與持續。


朱宮瑤提醒,會接觸到皮膚的物質,例如化妝品、保養品、醫美產品,一定要特別小心,不要長時間處在悶熱或溼冷環境太久;辛辣或帶酒食物,包含麻辣鍋、薑母鴨、中草藥類的養生鍋等,最好能避免;劇烈運動最好也要減少。若症狀仍然持續未改善,可以就醫接受治療,由醫師判斷需要使用什麼藥物改善。


玫瑰斑原因包含內外因素 這8點要多加留意


衛福部食藥署在藥物食品安全周報中,邀請新竹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陳怡安,針對酒糟性皮膚炎解釋提醒。陳怡安在文章中提醒,玫瑰斑容易與其他皮膚病混淆,有時會被誤以為只是一般的溼疹或青春痘,或者是皮膚過敏、脂漏性皮膚炎、紅斑性狼瘡等其他問題。


陳怡安補充,造成玫瑰斑的原因主要可以分為4個內在、4個外在因素。「4內」因素包含:(1)個人體質、(2)荷爾蒙、(3)皮膚血管的調控異常、(4)正常狀況下和皮膚共生的蠕形蟎蟲數量過度增加。


陳怡安也說,「4外」因素則可區分:(1)首先是飲食,燙熱刺激辛辣的食物或是酒類;(2)其次是環境溫度,太悶熱或太乾冷;(3)再來是不當的接觸,例如日曬、不適合的化妝品,或是使用過量外用類固醇;(4)最後則是情緒,例如過於興奮或緊張。


日常保養要注重 可穩定皮膚狀態


陳怡安醫師建議,在日常保養方面,要先做好防曬工作,才能確實抵禦日光對皮膚的侵害。挑選防曬乳時,需要花些心思挑選適合自己的,必須達到理想的效果,又能避開容易悶熱且皮膚敏感的部位。平時選擇溫和、不刺激且低敏感性的乳液,增加皮膚的保溼,並達到些許舒緩的作用,也有助於穩定皮膚狀態。


更多NOW健康報導
▸「處暑」過後夏去秋來 中醫講究肺氣調養防溼疹爆發
▸肺癌成國人頭號殺手 化療和標靶治療副作用中醫可緩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健保部分負擔之討論相當熱烈,國民黨團稱目前的調漲部分負擔方案,是「將人民當提款機」,並建議暫緩實施。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部分負擔的調整,是為了建立民眾的基本費用意識;且低收入戶、重大傷病者,不受影響。 陳時中在22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針對國民黨團的提款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食藥署公布最新健保高用量藥品專案抽驗報告,結果發現,用來治療神經炎、末梢神經麻痺、腳氣病的「永勝愛樂康糖衣錠」重量不合格,有些過重,有些較輕,應與外層糖衣的均勻度有關,雖無影響主成分含量,但該批藥物仍需下架回收。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科長傅淑卿表示,需回收的「永勝愛樂...

閱讀詳情 »

這幾年,享樂主義逐漸抬頭,大家願意花更多的費用來享用更好吃的美食,從義大利麵、火鍋到牛排,甚至是整套法式餐點,但你知道這些料理的背後隱藏多少熱量和油脂嗎?是不是每次吃完都會有點後悔,該怎麼促進代謝幫助甩開這些大餐的負擔呢? 除了運動和平時節食以外,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代謝力或者減少體脂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代人因缺少運動、姿勢不良、體型肥胖或勞動因素(例如經常彎腰搬重物)等,造成下背部組織疼痛(泛稱下背痛)。據統計,約有八成的人有下背痛經驗,多數經適當休息可緩解,少數需要仰賴藥物、物理或手術治療,極少數在治療無效後會演變為慢性疼痛。 下背痛有問題 醫師先診斷 食藥署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