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倫悲劇3死1傷 倖存者如何關心與陪伴?

天倫悲劇3死1傷 倖存者如何關心與陪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北投狠父砍3子女自殺事件,唯一倖存的16歲大女兒,被父親割喉後昏迷12小時醒來,傳LINE給媽媽和關係緊密的小舅舅求救,她餘悸猶存表示:「我恨爸爸。」面對如此巨大的創傷及對親人的恨意,未來的人生如何走下去?

及早介入以免憾事再發生

根據神經研究科學顯示,青少年若經診斷具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或創傷壓力,容易出現不顧後果的即時行樂行為,包括嘗試藥物、酗酒、飆車。張家大女兒所面對的衝擊是親人殘酷的離別難題,更加擔心的是,未來可能對人生失去希望與盼望,應及早介入協助與輔導,以免憾事再發生。

創傷可分三階段 親友可以這樣做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指出,就實務心創輔導個案,創傷可分為三個階段:

(1)創傷初期:青少年會憤怒失落、逃避防衛。家人親友可以做「聽、說」這兩件事。「聽」是給予時間及空間,等待青少年願意敘說創傷歷程,沉默也是一種陪伴,重要是專注傾聽。「說」,不是給予建議,而是要同理並安慰,並且要不帶批判的給予支持。

(2)創傷中期:青少年會有懷疑自己、想要突破的情形。除了情緒陪伴,可以透過多元的方式及媒材,例如畫畫、唱歌等練習將創傷議題紀錄下來。

(3)創傷後期: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對於創傷經驗已找到新的意義,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坦蕩接納自己的脆弱。幫助青少年走出傷痛與困境,需要足夠的連結以及穩固的關係與支持網絡。

心理的傷需要關心與陪伴

如今張家大女兒身體的傷害可以復原,但心理的傷害呢?對家人「愛」的方式產生矛盾與痛苦、對人的信任,都將是未來面對的課題,所受的傷痛令人心疼與不捨。然而心理的傷,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關心與陪伴,除了給予友善環境,同時可運用各種輔導工具療癒心理創傷,幫助她表達內在矛盾、憤怒、悲傷情緒;陪伴她早日走出傷痛,重燃愛的力量,看見生命的希望與陽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2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彰化報導】小嬰兒也可能心律不整,心跳每分鐘超過200下。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日前完成國內年紀最小、體重最輕的「3D定位無輻射心律不整治療」,解決當時年僅1歲、體重10公斤的黃小弟的「心頭大患」。 依據健保數據顯示,國內1歲幼兒心律不整發生率為千分之0.25,如新生兒18萬名計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臺北市108年自殺死亡人數339人,其中男性自殺死亡人數為212人,且45-64歲中年男性佔自殺總人數24.5%。鑒於該年齡層為企業中最具領導力及生產力的中間分子,亦為家庭中重要的核心角色之一,故自殺防治屬刻不容緩的議題。中年男性族群自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痤瘡主要是因長期脾胃消化功能失調、腸胃道溼熱內盛,或是熬夜導致虛火上擾所導致,又以青少年為好發族群,男性又比女性多。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指出,長期飲食不正常、熬夜、吸菸、肥胖、緊張或常流汗未清潔乾淨者等,都會因皮脂腺分泌異常,促使毛囊與毛囊周圍的發炎產生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因加強防護下,使得國內流行性感冒也跟著減少,但臨床上,因疲倦、焦慮、失眠、食慾差、莫名不適等症狀就診的個案卻有明顯增加趨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精神暨長期照護部主治醫師黃智群在《發炎世代》一書中指出,這種現象可能就是因大腦發炎導致,若想恢復健康身心狀態,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