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倫悲劇3死1傷 倖存者如何關心與陪伴?

天倫悲劇3死1傷 倖存者如何關心與陪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北投狠父砍3子女自殺事件,唯一倖存的16歲大女兒,被父親割喉後昏迷12小時醒來,傳LINE給媽媽和關係緊密的小舅舅求救,她餘悸猶存表示:「我恨爸爸。」面對如此巨大的創傷及對親人的恨意,未來的人生如何走下去?

及早介入以免憾事再發生

根據神經研究科學顯示,青少年若經診斷具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或創傷壓力,容易出現不顧後果的即時行樂行為,包括嘗試藥物、酗酒、飆車。張家大女兒所面對的衝擊是親人殘酷的離別難題,更加擔心的是,未來可能對人生失去希望與盼望,應及早介入協助與輔導,以免憾事再發生。

創傷可分三階段 親友可以這樣做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指出,就實務心創輔導個案,創傷可分為三個階段:

(1)創傷初期:青少年會憤怒失落、逃避防衛。家人親友可以做「聽、說」這兩件事。「聽」是給予時間及空間,等待青少年願意敘說創傷歷程,沉默也是一種陪伴,重要是專注傾聽。「說」,不是給予建議,而是要同理並安慰,並且要不帶批判的給予支持。

(2)創傷中期:青少年會有懷疑自己、想要突破的情形。除了情緒陪伴,可以透過多元的方式及媒材,例如畫畫、唱歌等練習將創傷議題紀錄下來。

(3)創傷後期: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對於創傷經驗已找到新的意義,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過往的經驗,坦蕩接納自己的脆弱。幫助青少年走出傷痛與困境,需要足夠的連結以及穩固的關係與支持網絡。

心理的傷需要關心與陪伴

如今張家大女兒身體的傷害可以復原,但心理的傷害呢?對家人「愛」的方式產生矛盾與痛苦、對人的信任,都將是未來面對的課題,所受的傷痛令人心疼與不捨。然而心理的傷,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關心與陪伴,除了給予友善環境,同時可運用各種輔導工具療癒心理創傷,幫助她表達內在矛盾、憤怒、悲傷情緒;陪伴她早日走出傷痛,重燃愛的力量,看見生命的希望與陽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2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以下列舉出10項準媽媽認為的NG行為,由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婦產部專任主治醫師李偉浩為各位孕婦說明影響程度。   NG1:與另一半進行性行為   多數孕婦會擔心激烈的性行為而動了胎氣,達到高潮時,子宮又會收縮,但由於這些收縮時間短又不強烈,並不會造成胎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剛上小學的垣垣生性活潑,總是活蹦亂跳,這陣子卻老是跟家人反應腳踝的關節疼痛;媽媽剛開始以為是孩子在學校扭傷,於是帶著垣垣到附近國術館找拳頭師「喬一喬」;但是垣垣的疼痛非但沒有改善,反而症狀加劇,關節變得又腫又熱,走路變得一拐一拐,甚至連膝關節、腕關節都開始痛起來。就這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在超夯粉絲團《加藤軍路邊隨手拍》內,有網友貼出一名年輕女生,穿著低胸吊帶褲低頭划手機的照片,因為拍攝角度在樓梯上方,其呼之欲出的巨乳,讓文章發出不到8小時,就累積超過上百則留言和多達30次以上的轉載。照片爆紅也釣出本尊,原來是直播主糖果,網路上人氣滿載的她大方承認,「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50歲的蔡先生(化名) ,從事貨運工作20多年,近年來因為右肩膀關節疼痛、手臂無法抬舉情形,在神經外科服藥、注射治療,為了生活家計仍然持續工作,不僅右肩膀疼痛、無力一直無法改善,影響工作效率,前來花蓮慈濟醫院東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評估,經過核磁共振檢查,才知道自己得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