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撇步 有效避免胃酸「燒」擾

6撇步 有效避免胃酸「燒」擾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位66歲女性因時常胸悶及胃痛不適,吃甜食及油膩食物後、忙碌及壓力大時症狀更加嚴重,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因為吃飯速度過快引發的胃食道逆流,治療後仍反覆發作,吃藥則改善但未服藥又發作,因而求助中醫治療,於服中藥3個月後症狀改善,已不受胃痛「燒」擾。

反酸、咳嗽、咽喉異物感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醫師蔡佩怡指出,胃食道逆流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因此問題求醫的患者統計指出每年有攀升的趨勢,臨床表現常見有反酸、咳嗽、咽喉異物感、胸口燒灼感、胸悶胸痛、胃痛、腹脹等症狀,若未積極治療,久則導致食道長期接受胃酸的刺激,有可能導致癌前的病變。

6方法有效避免胃食道逆流

職業婦女下班後忙家務,忙碌及壓力下時常導致無法好好休息,胃食道逆流頻頻發作,而過年餐餐大魚大肉,吃完飯後就躺在椅子上休息,胃食道逆流發作機率亦會升高,如何有效避免胃食道逆流的發作,蔡佩怡建議以下的做法:

1)飲食控制:

減少攝取甜食、高脂質的食物、咖啡、或是巧克力,禁止煙和酒類等刺激性食物。

2)生活作息:

建議不要吃消夜,晚餐與就寢時間間隔至少3小時,睡覺時應提高床頭約15公分,過緊的衣褲導致腹腔壓升高也會誘發胃食道逆流,因此穿著須選擇較寬鬆的衣褲。

3)酌量服湯:

若不小心吃太多吃太飽,可以酌量服用火鍋湯,能夠快速有效消化食物及消除腹脹,但若是有三高或是痛風的人則避免用此方法。

4)減少壓力:

壓力大也容易誘發胃食道逆流,放鬆心情也能讓腸胃道真正的休息。

5)穴位按摩:

睡前按摩雙手的「內關」、「曲池」穴,雙腳的「足三里」、肚子上的「中脘」,每穴各按摩5分鐘,能減少胃食道逆流。

6)推薦茶飲:

陳皮10克及浙貝母10克,置杯內,沖入沸水,加蓋悶5~10分鐘即可飲用,一天飲用一杯,可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2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14歲的小凱時常聳肩、擠眉弄眼,重複清喉嚨以及發出ㄟ的聲音,遭老師指責為故意破壞上課秩序,座位被調到最後一排,父母責罵制止,症狀反而越來越嚴重。經詳細問診及評估,確認小凱罹患妥瑞氏症。臺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指出,妥瑞氏症病人不是故意製造動作或聲音,請家長、學校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約為1/6),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為8%。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有些長輩因曾跌倒而自我限制行動,導致功能和活動能力逐漸喪失。國民健康署呼籲...

閱讀詳情 »

今年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為台灣十九縣市進行腸胃健檢,結果發現全台皆陷入警示範圍,其中腸胃力最弱的前五縣市,北部地區就包辦四名。大腸癌是十大癌症之首,根據統計,不到40分鐘(37.3分鐘)就會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胃癌則是排名第七。)推估全台約有92萬名青壯年壟罩在可能罹患腸癌、胃癌的陰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9歲男童,近來食慾變好,身高也長得特別高,家長原以為是孩子成長徵兆,但卻發現男童長出陰毛,且開始發育,就醫檢查,醫師發現這名男童出現青春期第三期等徵兆,透過抽血檢查後,發現濾泡促進激素、黃體激素等都偏高,就連骨齡也超前到13歲,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毛狀星細胞瘤導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