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得流感吃藥 心病患者注意藥物成分

得流感吃藥 心病患者注意藥物成分

疾管署統計,台灣1月6日至12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88,725,今年累計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有98起,已進入流行期。許多感冒民眾常上藥局購買非處方藥,來紓解喉嚨痛、鼻塞等症狀,但美國心臟協會警告,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應注意解鼻充血劑(decongestants)和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SAIDs)。

血壓指南提醒 這兩種藥小心

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心臟病學會2017年發曾發布指南指出,許多感冒藥中的解鼻充血劑和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都可能會增加血壓。

解鼻充血劑,如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 或去氧腎上腺素(phenylephrine),作用為收縮血管,解除鼻腔微血管擴張充血,舒緩鼻塞。約翰霍普金斯心臟病預防中心副主任艾琳米諾斯(Erin Michos)指出,對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或高血壓不受控制患者而言,應避免服藥收縮血管,加劇病情惡化。

NSAIDs止痛藥 心病患者恐升血壓

至於有止痛療效的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健康民眾也需留意。2017年《傳染病》(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項研究,調查了近1萬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心臟病患者,許多人具有心血管危險因子,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研究發現,比起前一年受試者沒有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時,服用藥物的人在一周內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增3倍。

主因可能源於複合效應,PinnacleHealth心血管研究所醫學助理桑德拉蒂波馬(Sondra DePalma)解釋,感冒本上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壓力,提高心率和造成發炎。加上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會減少尿液排出的納,進而增加體液、升高血壓。

減少服用時間 選擇替代藥品

感冒藥怎麼吃?米諾斯表示,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和解鼻充血劑對心臟病患者特別危險,患者應了解潛在副作用。血壓指南建議,應減少使用解鼻充血劑時間,或使用鼻腔生理鹽水、抗組織胺等替代藥品。蒂波馬補充,在與醫師諮詢前,解鼻充血劑不應連續使用超過7天。另外,舒緩疼痛時,應避免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丸,可使用局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和乙醯胺酚類藥物作為替代品。

不適症應詢問醫師 感冒多喝水有益

「有效的治療方法風險較小,應該首先嘗試。」蒂波馬說。如果需要其他非處方藥,請謹慎使用。若出現高血壓或心悸等問題,應告知醫師。米索斯則提醒,如果症狀輕微或中度,應休息並多喝水,有助於減少疼痛,清除粘液。此外,為了避免在流感季節生病,應經常洗手,補充大量睡眠,或施打流感疫苗。

 

參考資料:

1. Taking medicine for a cold? Be mindful of your heart.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0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想要控制糖尿病不能只有注意空腹血糖!研究發現,飯後高血糖值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醫師也提醒,除了注意糖化血色素之外,飲食上控制較不好的糖友們,更要落實飯前與飯後血糖的配對監控,如果口服控制效果不好,更要積極與醫師討論,透過更有效率的方式控制血糖。飯後血糖飆太高 注意心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聞癌色變是人之常情,對於女性而言,乳癌自民國95年起就名列台灣女性第一好發的癌症,成為許多女性無法言說的恐懼。根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女性乳癌發生率飆升最快,20年來從每10萬人口30人左右的發生率(0.03%),飆升到每10萬人口78.9人的發生率(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四旬的小學老師因為流感而感到心悸、呼吸過快而喘息不已,先生觀察其狀況驚覺不對勁,緊急開車送往醫院,卻不幸在途中昏迷,抵達高雄長庚醫院急診室急救,醫療團隊在短時間內使用心肺復甦術40-50次,研判需要葉克膜來幫助維持血液循環,終於幸運撿回了一命,並且無傷及腦部功能;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年來3C產品的廣泛使用,使得罹患乾眼症人數大幅增加,根據眼科醫學會公佈的2019護眼趨勢調查,台灣民眾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眼科門診中,更有7~8成患者是為乾眼症就醫,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乾眼症若長期不治療,可能會造成角結膜病變,甚至影響視力。許多人誤以為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