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得皮肌炎卻又喘又咳? 小心合併不可逆之肺纖維化

得皮肌炎卻又喘又咳? 小心合併不可逆之肺纖維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皮肌炎患者常於皮膚、前額及眼瞼等部位出現紅疹,也偶有近端肌肉無力現象,比如蹲下即站不起、無法爬樓梯等等,但其實它也會攻擊身體內部,引發心、肺等重要器官併發症,其中約有40%的高比例會合併肺纖維化,若未及早診斷與控制恐引發呼吸衰竭。

表面下的致命危機 皮肌炎高比例合併「肺纖維化」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林子閔主任解釋,皮肌炎雖以皮膚及肌肉慢性發炎為主,但因患者自身免疫系統異常,同時也可能持續性刺激肺部內的細胞激素生成,使纖維母細胞被轉換成纖維細胞,進而加速肺纖維化的產生,並永久損害肺部氣體交換功能。

林子閔主任強調,肺纖維化早期症狀難發現,而皮肌炎患者又有近一半的高比例會合併肺纖維化,因此皮肌炎患者一經確診,醫師聽診時即會藉由有無出現肺部異常爆裂音來初步確認患者肺部狀況,患者也要注意每3-6個月與主治醫師討論安排肺功能檢測,包含照肺部X光、施作肺功能檢測及高解析電腦斷層等等。

除了在醫院檢測之外,皮肌炎患者也需多加注意,平時是否有出現易喘、乾咳等現象,以利及早診斷、治療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治療多元化 現多合併使用來控制病情

肺纖維化過去多以類固醇治療,但因用量大因此也常伴隨多種副作用,例如月亮臉、骨質疏鬆、高血糖等等,也無法延緩肺功能惡化。近年來抗肺纖維化藥物問世,藉由抑制纖維母細胞生成,能更專一性、有目標性的延緩肺纖維化惡化速度。

林子閔主任表示,針對皮肌炎合併肺纖維化,在現行治療準則之下,可用抗肺纖維化藥物搭配低劑量類固醇,及適當口服免疫調節劑等多種治療並用來控制病情。

規律服藥、積極治療 患者積極度也是治療關鍵

林子閔主任分享兩名案例,其中一名男性皮肌炎患者,因個人堅持僅服用類固醇治療,而後卻擅自斷藥導致病程進展飛快,後也不幸出現肺纖維化現象,進而演變成無法挽回的情況;另一名中年女性患者,診斷出皮肌炎後積極接受治療,也常利用空閒時間復健,搭配生活作息調整,現仍控制良好。

由此看來,疾病除了仰賴醫師治療之外,患者的積極度也是治療中重要的一環。除了規律回診追蹤並每3到6個月安排肺功能檢查之外,在醫院之外的時間,患者也應盡量遵從醫囑按時服藥、調整日常作息,兼顧皮表症狀與併發症的管理。

併發高風險心肺問題 需多科別醫師協助治療

皮肌炎除合併肺纖維化之外,也常引發心臟衰竭,因此林子閔主任也說明,皮肌炎照護不單靠過敏免疫風濕科,也需要其他專科醫師,像是心臟外科、胸腔科,或是復健科醫師來共同照護病人,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及品質。

【延伸閱讀】

特發性肺纖維化成因不明 醫點名「這些」高危險群!

名人接連離婚 婚姻卡關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當端午節來臨時,正是盛夏之時,不管您是自己包粽,或是從琳瑯滿目的型錄選購喜歡的粽子,在大快朵頤之時,別忘了粽子本身的「餡」阱,看清自己適合的種類與份量,挑對粽,同時蔬果一起食用,如此慢性病患者也能品嚐粽子的美味,還能顧到身體健康。 餐餐吃粽子 小心肥胖找上門 奇美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乳癌高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平均每46.6分鐘有1人罹乳癌,乳癌篩檢是最好的預防方式;但台大醫院調查發現乳癌篩檢結果陽性者,2成未複檢的主因是不知道好處,此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Medicine》。 2成不願意複檢 台大醫院統計該院歷年接受乳癌篩檢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臺灣是肝癌好發區,發生率是歐美國家的數十倍,佔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二位,僅次於肺癌。每年初次診斷約1萬人,每年死於該病約8千人,是一個治癒率低、死亡率高的癌症。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暨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郭珍妮表示,肝癌治療以手術為首選,但真正適合開刀的病人約只有兩成,多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台灣社會出現一個新的兒童疾病名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個問題不但在家庭、學校成為一項議題,甚至搬上了國會殿堂,受到立委討論,是否有濫診?過動藥從小吃是好還是不好?都是主要爭議。 新北市中醫公會主辦研討會 一群學者專家,秉持對下一代的照顧和關懷,深感這樣的議題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