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膀胱過動症」惹禍 上班頻跑廁所險丟工作

「膀胱過動症」惹禍 上班頻跑廁所險丟工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8歲的黃先生是位上班族,近來總覺得小便尿不乾淨,常常過不到十分鐘就會想跑廁所,就連半夜至少也要起床四次,嚴重影響到睡眠品質,還因此影響白天上班表現,年度考績還差點不及格,險些害他丟了工作,驚覺大事不妙的黃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至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是「膀胱過動症」導致頻尿跟夜尿,經醫師治療後,目前不僅能夠一覺到天亮,工作效率也深得主管喜愛!

越老越容易發生 千萬別輕忽膀胱過動症

馬偕醫院泌尿科李致樵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全台灣約有400萬名成人深受「膀胱過動症」的困擾,且隨著年齡漸長,發病的機率就越高,這個疾病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憂鬱症等狀況發生,但目前國人願意就醫的比例仍不高,提醒民眾千萬別輕忽!

李致樵醫師補充,膀胱過動症典型的症狀,患者除了會有頻尿和夜尿的問題之外,還會有急尿跟急迫性尿失禁的問題,讓患者無法控制尿急感,常常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因此醫師建議,若民眾出現以上症狀時,應先至醫院檢查,才能儘早恢復正常的生活。

多模式治療 助患者控制過動的膀胱

李致樵醫師說明,目前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式包括行為治療、物理治療、口服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四種方式。其中行為治療又稱為膀胱訓練,訓練病患能夠定時解尿或者是漸進式憋尿,讓解尿間隔時間延長,如此可減少急尿的發生及增加膀胱容量;而物理治療則包含凱格爾運動,以及後腿神經的電刺激治療;至於口服藥物則是能抑制膀胱迫尿肌的不自主收縮,降低膀胱的不穩定性。

李致樵醫師進一步說明,若上述方法都無法解決患者問題的話,才會考慮使用手術治療,目前除了透過注射肉毒桿菌,以抑制膀胱的感覺神經傳入進而減緩逼尿肌過動,還可以透過膀胱擴張手術或薦神經刺激術,以此增加膀胱儲存尿液的功能,以改善頻尿、急尿等症狀。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李致樵醫師提醒,不論是頻尿、夜尿或急尿,首先影響的就是生活品質,因此一但出現症狀,建議尋求專業泌尿科醫師求診,經過醫師分析與檢查評估後,就可以一步一步的指導病患改善症狀,進而顯著的改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解決膀胱過動症 經皮脛神經電刺激治療新選擇

如何確認是否罹患膀胱過動症? 這幾個時期要注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2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癌症不會傳染,但小心感染病毒會增加罹癌風險!以往國人認為HPV(人類乳突病毒)是造成女性子宮頸癌的主要兇手,但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除了子宮頸癌之外,長期感染HPV還可能引發口咽癌、頭頸癌、外陰癌、肛門癌、陰道癌與俗稱「菜花」的生殖器疣,且男性終其一生的感染機率高達91.3...

閱讀詳情 »

國民營養調查指出,我們19歲以上成年人的高血脂比例約為10%,而從中年開始高血脂比例就攀升至20%,尤其女生的低密度脂蛋白更是超過男生,達到21.4%,且進入銀髮階段(65歲)時提高近30%,因此,高血脂、血膽固醇一直以來也都是大家在乎的健康話題! 目前許多消費者會買調節血脂、血膽固醇的保健食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原訂52歲以上民眾,在7月22日前已打牛津AZ疫苗,由縣市整府造冊安排接種第2劑,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出,因地方政府反應執行困難,修正為9月30時前符合間隔10周以上,50至64歲民眾即日起至9月29日中午12時止,可在疫苗預約平台登記第2劑牛津AZ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未增加本土新冠個案,境外移入上升9名,為4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40多歲,分別自緬甸及印尼入境,入境日在9月11日至9月24日,都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9月27日新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