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懷孕開始 讓寶貝跟過敏說拜拜

從懷孕開始 讓寶貝跟過敏說拜拜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引起過敏主要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遭受破壞,例如過敏原、內在誘導物、外來刺激等。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指出,過敏源可能來自居家環境、食物,例如塵蟎、狗、貓或者海鮮食品等,如果對空氣污染、化學物質、人工添加物等內在誘導物產生排斥,再加上乾冷的空氣或寶寶容易用手抓搔癢處,這些外來刺激將加劇過敏的症狀。
黃瑽寧醫師表示,懷孕期間吃蛋、水果或海鮮等這些天然的東西,並不會造成以後寶寶有產生過敏的基因,「內在誘導物」才是引發寶寶日後有可能會過敏的原因。例如,媽咪抽煙或者家中有人抽菸時,菸內的化學物質會透過胎盤,經由血液傳導至胎兒,使胎兒較易產生過敏的基因,增加寶寶過敏的機率。若胎兒為女寶寶,過敏基因更會影響女寶寶以後成熟的卵子,這個基因可影響至二代甚至三代之久。內在誘導物除了化學物質以外,還包括了媽咪在懷孕期間可能吃的人工添加食品,例如炸物、速食。所以媽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習慣,應該盡量食用天然的食材,例如深色蔬菜、全麥麵包、糙米、水果以及富含碘離子的食物,以增加寶寶所需要的鐵元素。
再來,剖腹產的寶寶比自然產的寶寶容易過敏是因為他們沒有通過媽媽的產道給予好的細菌或益生菌,但只要產後餵母乳,一樣可以提供給寶寶所需要的菌種,降低過敏的產生。保持衛生的居家環境,不要使用容易滋生塵蟎的裝飾及佈置,用清水為寶寶洗澡是最好的方式,別洗掉寶寶身上分泌的油脂及好的細菌。二至三個月的寶寶可以多多到外面走走,光的照射可轉化寶寶需要的維生素D,使寶寶減少過敏的機率。挑選副食品盡量少量多樣化,一種食材餵一口,嚐試不一樣的天然食物,以逐漸建立寶寶成熟的免疫系統。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2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為了確保化療患者用藥安全和品質,減少副作用發生情況,成大醫院藥劑部實施首次化療用藥指導已兩年多,幫助首次化療病人提高自我照護能力,也降低患者化療前不安,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陳弘益指出,許多首次化療患者都因聽聞口耳相傳的副作用,容易感到不安,加上也不清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曾被醫生診斷活不過5歲,中正大學數學系陳祐明自小與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共存。身體不斷退化、有時連握筆力氣都沒有的他,卻是中正數學系數年奪得書卷獎的資優生,還雙主修資工系學寫程式。而陳祐明玩起社團比誰都瘋,擔任圍棋社社長更帶頭參加比賽。「什麼都去嘗試,就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75歲老翁,出現腹脹、頻尿等症狀,因而就醫檢查,經由腹部超音波發現患者腹主動脈擴大,轉診心臟血管外科後,發現患者有一個超過10公分的巨大動脈瘤,且屬於瘤體扭曲;醫師提醒,60歲以上老年人、有家族史、抽菸或罹患其他心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者等,都屬於主動脈瘤高危險族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餘歲的林先生無家族病史,因走路會喘而就醫;一開始延誤就醫加上未依醫囑服藥,更自行停藥、轉服中藥,最終造成「末期心臟衰竭」,須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救命。面對龐大器材費用,透過LINE的家族群組,婆家、娘家總動員,短短一天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