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生物檢驗自動化 精準判讀病原為患者爭取治療先機

微生物檢驗自動化 精準判讀病原為患者爭取治療先機

【NOW健康 林志遠/台南報導】感染症是病人常見的住院原因之一,不管是皮膚傷口、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等,全身各處都可能被病菌侵襲,造成病人發燒及各種症狀。當細菌進入全身血液,甚至可能引發最嚴重的敗血症感染,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國人去(107)年敗血症死亡率排名為第12名,而第3名的肺炎,也是因細菌感染且不能及時給予治療而造成死亡,在醫學發達的今天,仍造成不低的死亡率。

 

過去想檢驗致病菌相當費時,醫師必須先根據病況及其專業,給予病人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而致病菌種檢驗分秒必爭,「快還要更快」成為醫療團隊永不停止的挑戰。奇美醫學中心今(108)年5月引進「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以及影像掃描系統」,讓檢驗流程從傳統手工進階到高準確性、高效能標準自動化作業,朝智能化方向跨出了一大步。

 

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邱仲慶表示,過去細菌菌種檢驗約需要花費1.5到2天,待「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以及影像掃描系統」上線後,透過自動化設備及流程優化,將有機會更快取得檢驗結果,讓病人接受及時適當的治療,減輕痛苦。

 

過去感染症患者細菌培養的檢體送至臨床病理科後,會由人工進行分離接種、送入溫箱培養、反覆觀察、挑選菌落、鑑定等工作。一連串的流程除了有相當耗費人力,所有檢驗的紀錄也無法永久留存的缺點外,若想透過人工分離接種得到高品質的單株菌落,人員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

 

奇美醫學中心病理中心臨床病理科技術主任詹坤振表示,「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以及影像掃描系統」上線後,其中的標本前處理系統,利用磁珠將檢體以標準一貫的動作,分離接種在培養皿上,可獲得比人工分離接種更多的單株菌落,同時減少需再次分離接種的機率,消除人為操作及人為因素的干擾,效能及準確度都能提升,得到檢驗結果所需的時間也能縮短。原本投注在高重複性工作的人力,可以有更好的利用。

 

而設備中類似立體停車場的培養皿儲存溫箱與影像掃描系統,讓菌落的生長可透過影像觀察,減去不必要的培養皿抽檢時間,還能提供更即時的、多方的、雲端的監控及操作。透過定時自動多層掃描完整擷取影像,培養過程將被完整記錄下來,與檢驗結果等紀錄將可完整保留累積下來,搭配人工智能演算,成為檢驗智能化的基礎。

 

微生物檢驗自動化 精準判讀病原為患者爭取治療先機

▲奇美醫院微生物實驗室引進全台灣第一套BD「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以及影像掃描系統」。(攝影/林志遠)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一談到養生,很多人都馬上聯想到很多的營養保健食品,其實只要您注意觀察,最好的養生方法都是免費的。   在如今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人們每天的行程安排的都非常滿,尤其是一部分的工作人員,還會因為工作的原因造成身體狀況不佳……   而有專家表示,如果每天保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台灣由於氣候的關係,室內多無建置暖氣系統,不少民眾習慣將家中門窗緊閉抵禦寒風,若家中不通風,熱水器燃燒不完全的一氧化碳,就可能讓民眾面臨一氧化碳中毒的危機。醫師指出,一氧化碳中毒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可特別注意一個關鍵點,若感到頭痛、頭暈且全身不適,以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空汙問題已成台灣每日新聞頭條,不僅對民眾健康造成威脅,對眼睛的危害更不可小覷!Lamigo桃猿隊的外野手朱育賢表示,以往在球場上,為了打擊方便都會選擇配戴隱形眼鏡,但長時間配戴下,常引起眼睛乾澀不適,也曾多次因過度乾澀,導致隱形眼鏡戴不上,而且瓶瓶罐罐的藥水,都造成他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能想像枕邊人每天晚上都上演切腹戲碼嗎?就有一名日本老兵,因為二次大戰時,他整排弟兄不是戰死,就是切腹自殺,而只有他一人活著,沒有切腹,因為心裡愧疚,因此常會在睡覺時作夢切腹,並且都將夢境演出;不僅是他很痛苦,他的枕邊人更是深受其擾。進一步帶其就醫,才知道原來他是罹患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