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室中膈缺損免開胸 心導管技術傷口小、縮短恢復期

心室中膈缺損免開胸 心導管技術傷口小 縮短恢復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10歲男孩小宏自小因心室中膈缺損持續於小兒心臟科追蹤治療,醫師建議進行關閉手術。過去這類疾病須採傳統開胸手術關閉心室中膈缺損,近年來可到外縣市醫學中心接受免開刀的心導管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

心室中膈缺損 基本聽診就能發現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表示,心室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流從左心室經缺損流到右心室,聽診會聽到明顯的心雜音。一般在安排小朋友健康檢查時的基本聽診,若聽到明顯心雜音,就會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正確診斷此疾病。

積極追蹤+進行手術 嚴重恐致肺動脈高血壓

此外,心室中膈缺損的症狀依破洞的大小與位置而定,小洞除了心雜音以外,其他症狀可能不明顯,大洞就會導致較大的左心室到右心室分流,導致左心室負擔增加,心臟擴大,肺循環血流增加,進而導致小朋友呼吸喘、體重過輕等心衰竭症狀,若時間久了還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因此需要積極追蹤,於適當時機進行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

心導管治療協助關閉 引進醫學中心技術就近獲得完善照顧

傅俊閔醫師說明,傳統上心室中膈缺損必須經由開心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良好,但因為必須開胸,病人會較不舒服,近年來心導管技術愈亦成熟,大多數心室中膈缺損可以用心導管的方式關閉,傷口只有鼠蹊部兩個心導管入針的傷口,一般住院三到四天即可出院正常活動,可大大減少病人的不適感與術後恢復時間。

為讓竹苗地區病童免於奔波,引進醫學中心等級的治療技術,在黃品學醫師、龔柏榕醫師與麻醉科醫師的協助下,順利為小宏完成經心導管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延伸閱讀】

乳房「3自摸」趨吉避凶! 各階段檢查時機出爐

躁鬱症為什麼要持續治療? 為了避免復發傷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年近半百的華裔外籍機師1年前開始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不論坐著或站著均感不適,走路也容易搖晃,工作先辦理停飛後而不得不離職,初期醫師皆朝內耳不平衡的梅尼爾氏症進行治療,仍然無法見效。後來前往大型醫院接受血液、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由於西醫只能進行保守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75歲趙爺爺近3年來飽受小便不順所苦,晚上有時甚至得上廁所5次,讓他精神不佳、脾氣暴躁,即便先至診所服藥治療,症狀卻無改善,經轉診就醫確診為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過動症,透過雷射攝護腺手術治療,搭配藥物控制殘餘頻尿症狀後,爺爺直笑說:「總算不會再滴到天亮了!」 &nb...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南報導】2018年台灣面臨高齡社會的來臨,推估於2025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病人因老化,身體易罹患1種以上的慢性疾病,使得服藥種類增多,進而容易有多重用藥的問題,所以在各項醫療照護上確實需要特別的關心與留意。   多重用藥在台灣的情形有多嚴重呢?多重用藥的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出國旅遊已成為國人主要休閒活動,但民眾最怕途中發生意外,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提醒,若旅遊期間生病、受傷在當地就醫,只要持就醫繳費等相關收據,回國後就能申請境外就醫核退,去年總計有10萬5千多起核退案件,其中6成5是在中國大陸就醫。   不過,健保署專門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