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室中膈缺損免開胸 心導管技術傷口小、縮短恢復期

心室中膈缺損免開胸 心導管技術傷口小 縮短恢復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10歲男孩小宏自小因心室中膈缺損持續於小兒心臟科追蹤治療,醫師建議進行關閉手術。過去這類疾病須採傳統開胸手術關閉心室中膈缺損,近年來可到外縣市醫學中心接受免開刀的心導管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

心室中膈缺損 基本聽診就能發現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表示,心室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流從左心室經缺損流到右心室,聽診會聽到明顯的心雜音。一般在安排小朋友健康檢查時的基本聽診,若聽到明顯心雜音,就會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即可正確診斷此疾病。

積極追蹤+進行手術 嚴重恐致肺動脈高血壓

此外,心室中膈缺損的症狀依破洞的大小與位置而定,小洞除了心雜音以外,其他症狀可能不明顯,大洞就會導致較大的左心室到右心室分流,導致左心室負擔增加,心臟擴大,肺循環血流增加,進而導致小朋友呼吸喘、體重過輕等心衰竭症狀,若時間久了還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因此需要積極追蹤,於適當時機進行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

心導管治療協助關閉 引進醫學中心技術就近獲得完善照顧

傅俊閔醫師說明,傳統上心室中膈缺損必須經由開心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效果良好,但因為必須開胸,病人會較不舒服,近年來心導管技術愈亦成熟,大多數心室中膈缺損可以用心導管的方式關閉,傷口只有鼠蹊部兩個心導管入針的傷口,一般住院三到四天即可出院正常活動,可大大減少病人的不適感與術後恢復時間。

為讓竹苗地區病童免於奔波,引進醫學中心等級的治療技術,在黃品學醫師、龔柏榕醫師與麻醉科醫師的協助下,順利為小宏完成經心導管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延伸閱讀】

乳房「3自摸」趨吉避凶! 各階段檢查時機出爐

躁鬱症為什麼要持續治療? 為了避免復發傷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燒,勤洗手、戴口罩為防疫重點外,人人都想提升免疫力。但是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包括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他們會擔心目前用藥降低免疫系統,是否更容易遭受感染?萬一社區大流行,罹病後病情是否會加重?他們也好奇,若自行短暫停藥,對病情是否真有影響?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好發年輕女性 多器官同時出問題要警覺自體免疫疾病,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侵犯自體組織器官所造成的疾病,好發於20-40歲女性,比男性高出8倍罹病率。常見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燥症;較少見的例如先天免疫不全症、抗磷脂質症候群、乾癬、硬皮症、圓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因突變基因讓亨丁頓蛋白(mHtt)異常聚集,造成腦部神經持續性退化,患者發病後手腳不聽使喚,像在跳舞一樣,末期急速退化,平均存活約15至20年,目前仍無法完全治癒。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黃人則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發病時曾經在社區走動,第268例曾在在金山老街與烏來活動,第289例則是在居家與工作場所間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考慮規範民眾社交距離,目前沒有正式實施細則,未來會在公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