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悸當沒事當心中風隨時引爆

心悸當沒事當心中風隨時引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

有位76歲的李爺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平時經常出現心悸的症狀,但由於早已習慣而延誤就醫,直到近期回診時再次心悸發作,醫師立刻為他安排24小時的心電圖,結果發現,一天當中居然有高達七成的時間,心跳都是不規律的,透過心臟超音波更顯示,左心耳內已出現血栓;所幸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一個月後,左心耳內已無血栓現象,目前仍持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血栓與中風的發生。

心房顫動患者75%沒症狀! 恐因習慣成自然

收治該名病例的汐止國泰醫院心臟內科葉勳龍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常見的症狀包含心悸、暈眩、胸悶,但卻有高達75%的心房顫動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的;然而,嚴格來說,並非無症狀表現,而是患者已習慣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的不適,因此忽略治療的重要性。忽略心房顫動 腦中風發生率高5倍!

葉勳龍醫師說明,心臟跳動需仰賴體內電氣傳導,但若心房內電氣傳導不規則,使心跳紊亂,便是心房顫動。當心房顫動引發亂流,可能會形成血栓,若血栓順著血液流向左心室通往大腦時,就可能會引發腦中風,也因此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發生率高出常人5倍;因此,可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來預防中風。


心悸當沒事當心中風隨時引爆

心房顫動患者的專一守備之力 反轉劑可恢復凝血功能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顧名思義就是對抗血液凝結,當血液不易凝結,便不易產生血栓,藉此預防中風發生;但患者面臨意外時,卻可能因抗凝血功能導致血流不止而失去寶貴性命!所幸,目前已有健保給付通過的專一反轉劑,能短時間內與抗凝血劑中和,即刻恢復凝血功能,讓患者能在與時間賽跑的狀況下,以最快的速度接續下一步緊急治療,成為危及時刻的最佳守備之力。

預防心房顫動 每天測量脈搏與血壓

最後,葉勳龍醫師提醒,預防心房顫動可透過定期量血壓及心跳,並觀察每一次的心跳是否規律,同時控制三高、戒菸、少喝酒、維持正常作息等,冬天則要注意保暖,上班族則要避免過勞,因為腎上腺素分泌也可能促使心房顫動發生,預防心房顫動與中風從日常做起,但倘若出現不適症狀時,務必要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民眾過年期間,每餐高脂肪飲食、又喝高熱量酒精,腸胃道一時無法負荷,造成腹痛、腹瀉。中醫師指出,膏粱厚味、豪飲嗜酒最容易引起腸躁症,建議餐餐八分飽即可,多喝溫水排除廢物。高脂肪+酒精 腸道自律神經異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西方醫學認為,腸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農曆春節,家家戶戶除了準備豐盛的年夜飯之外,就連拜神祭祖的牲禮也不馬虎。因此餐桌上總是擺滿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餚,但國人傳統習俗中,有不能吃完,來年才能豐收一說,所以在年節團聚結束後,多多少少都會有剩菜剩飯,但面對一冰箱剩餘的大魚大肉,總讓婆媽們困擾不已,不僅要費上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年一度家家戶戶大團圓的日子,不論是在外工作的家人、出外求學的遊子,還是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藉著農曆年節,通通團聚在一塊。不管是大魚大肉、零食餅乾還是走春伴手禮,一樣都不少。在這放鬆又和樂的氣氛下,正在減重或有血糖問題的朋友們可要提高警覺啦!年節過的盡興,也要過的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過年走春趴趴走,免不了四處拜訪親戚長輩,但臉上卻不爭氣地長出幾顆小痘痘,實在令人相當懊惱。年節期間,除了大吃大喝外,不少人也會熬夜通宵打麻將,或者和親朋好友歡聚暢聊到天明,此時皮膚不知不覺也跟著暗沉、出油,甚至滿臉痘花,究竟如何顧好面子,別讓痘痘也跟著齊聚一堂呢?適度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