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別輕忽 中風、死亡率風險高!

心房顫動別輕忽 中風 死亡率風險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經常心悸的病人,會胸悶然後覺得吸不到氣,就像快要失去意識,在看了幾次心臟科門診後,被轉診去精神科,但服用精神科藥物後,症狀沒有得到任何改善。後來在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廖家德門診學會如何測量自己脈搏後,發現自己心悸時的脈搏間隔是不規則的,安排24小時心電圖,才發現心悸原來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所引起。在定期服藥後,症狀已大為改善。

1/4心房顫動有症狀

據研究,台灣20歲以上可能有高達30萬的人有心房顫動。但是大約只有1/4的病人是有症狀的;除了心悸外,病人可能也會出現喘、胸悶、頭暈、疲倦、暈眩等不明顯症狀,所以心房顫動非常不容易被察覺。廖家德醫師表示,心房顫動病人的死亡率比一般人高2倍,而且因為左心房容易產生血塊流入腦部,中風風險也比一般人高5倍,所以對於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華法林易造成併發症

廖家德醫師指出,預防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過去的病人往往服用「維生素K拮抗劑」(以下簡稱華法林),但是此藥物容易與其他藥物及食物產生交互作用,造成腸胃和腦出血等併發症。且此藥需要常抽血來監控血中的濃度,這些不便因素都增加了病人服用上的困擾。

4種新型抗凝血劑

所幸,目前已有4種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可用於心房顫動的中風預防。不過,廖家德醫師表示,只是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並不適用於已達洗腎之腎功能不佳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接受過金屬瓣膜置換的病人。對於這些心房顫動病人,華法林仍是目前唯一的藥物選擇。

脈搏跳動間隔不規律要小心

廖家德醫師建議,民眾早上、晚上或感覺心悸的時候都可自己量測脈搏,用食指與中指放在另外一隻手腕能摸到脈搏的地方,雙手皆可。一般而言,正常的脈搏會有一定的規律,跳動間隔時間比較一致性,若是發現跳動間隔有不規律時,就要懷疑可能是心房顫動。

固定用藥、控制體重及三高

心房顫動病人除了需要固定用藥,非藥物的療法像是控制體重以及三高(血糖、血脂、血壓),也可以減少心房顫動發生。研究也指出,把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25以下,血壓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膽固醇100毫克/每分升以下,三酸甘油脂200毫克/每分升以下,及糖化血色素在7%以下,病人可以減少30%心房顫動的復發進而降低中風的發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3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沒有壞的食物,只有壞的吃法。為了讓我們的飲食習慣更健康,學會飯後的7個小招很重要,讓你想長胖都難。 ※※吃燒烤後吃根香蕉:燒烤類食品會產生較多的苯並芘等致癌物。最新研究發現,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並芘的致癌作用,有保護胃腸的功能。※※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膩食物較多,喝杯糖分低...

閱讀詳情 »

【1月:養腎防寒】養生原則:秋冬養陰、養腎防寒。註意鍛煉:多散步、慢跑等,同時應註意保暖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飲食宜忌:合理進補可及時補充氣血津液,多吃羊肉、雞肉、甲魚、核桃仁、大棗、龍眼肉、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體質偏熱、易上火的人...

閱讀詳情 »

每天拉來大拇指,一生難得頸椎病電腦的出現,使頸椎病患者發病呈直線上升,頸椎病對人的健康危害很大,能夠給人帶來80多種不適症狀,如果每天自己拉拉大拇指,就可以保護頸椎,不得、少得、難得頸椎病,拉大拇指的是一定要拉中有牽,牽中有捏,捏中有揉,才能取得好的療效。一下疾病也可通過自己動手來消除 其他推薦:...

閱讀詳情 »

天然食品真的最好?別誤解了,許多當今所謂天然食品其實還是暗藏毒素,只是其含量會不會影響人類健康的問題,因此食物的攝取量、食物本身有哪些部分最好別吃、以及是否能夠經過加工去除毒素、有無經過國家認證,是專家、政府與業者必須要告訴消費者的事,才算是負責任。以下列舉四項常見天然食物,其背後所需注意的事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