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引發中風 每5小就有1人

心房顫動引發中風 每5小就有1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現代人越活越老,心房顫動發生機率也越高!據統計,全台約有46萬人患有心房顫動,平均每5小時就有1人發生中風,造成失能、甚至死亡。國內研究發現,患者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有效預防出血風險、延緩腎臟損傷,成果已刊登於《中風》期刊及《美國心臟病學院學報》。

亞洲人吃抗凝血藥物 腦出血風險高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因心臟亂跳,患者容易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長期下來形成血栓,可能順著血流達到腦部,造成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方式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但亞洲人發生腦出血風險高出西方人4倍之多。

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 安全性高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利用國內健保資料庫,分析傳統抗凝血藥物及2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的治療效果,結果發現,其中一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缺血性中風發生率減少29、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減少35%、顱內出血發生率減少56%;且急性腎損傷風險減少38%,有慢性腎臟病病史的心房顫動患者,急性腎損傷風險也可減少43%。

定期自我檢測脈搏 及早發現心房顫動

詹益欣醫師強調,此研究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對亞洲人,有更好的療效及安全性,提供醫界參考。他也建議民眾,應定期自我檢測脈搏,若發現脈搏不規則,就要多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檢查,日常飲食最好少鹽、多蔬果,有助維持心臟血管健康。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又是一年年底,眼看着元旦,新年接踵而至,各種各樣的聚餐又開始頻繁起來。一邊聊天寒暄一邊享用美食,當然是最能聯絡感情。可是對於女孩子來說,怎麼胡吃海喝還不長胖,也是一件傷腦筋的大事呢。 別擔心,今天卡娃給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冬日減肥好物,讓大家既能愉快的吃吃吃,也能愉快的瘦瘦瘦!   蘋果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統計,早期乳癌五年存活率超過九成,但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晚期存活率則降至兩成多;因此,定期篩檢,及早發現和及早治療很重要。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主任李文昌表示,可透過目前國際最具科學實證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有效偵測出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 透過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北市前市議員陳玉梅於日前因乳癌病逝,享年50歲。對於陳玉梅的病逝,大家都直覺的驚呼,還這麼年輕!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指出,也正因為她的年輕,以致於癌細胞較惡性,若是又沒有及早篩檢發現,當發現時已是末期,則會較年長乳癌病人致死率來得高。 乳癌年輕族群致死率比年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都花在睡眠上,聽起來時間可不少,然而有一部分的人,隨時隨地都感覺睡不飽。除了極少數人是不明原因所造成,大多數睡不飽的人,都是與睡眠的質或量不佳有關,只要找出問題關鍵所在,加以對症下藥,就能回復每天神采奕奕的活力人生。 每個人對於睡眠的感受其實是相當主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