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引起缺血性中風 再度復發因這先天異常問題

心房顫動引起缺血性中風 再度復發因這先天異常問題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40多歲的王先生,2年前因突發性手腳無力就醫,經診斷後確診為缺血性中風,治療期間發現,由於心房顫動造成心臟產生血塊堵住腦部血管所致,因此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再度中風,治療後復原良好。然而於今年初,王先生又出現步態不穩和頭暈等症狀,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就診,發現是二度中風,治療期間發現王先生左心耳有血塊產生,且本身有先天性的開放性卵圓孔(patent foramen ovale,簡稱PFO)。


王先生為中風的高風險群,即使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情形下仍會再度發生缺血性中風,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神經部和小兒心臟科等跨團隊討論,及病人及家屬同意下,採以「經皮左心耳封堵術」(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LAAO)和「開放性卵圓孔封堵術」(percutaneous transcatheter PFO closure),以封堵血塊產生,作為預防再度中風的治療,最終達到雙重保護之成效。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多5倍 防堵心血塊成重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兼任主治醫師、生醫園區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林廷澤說明,王先生第1次中風就是心房顫動所引起,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機率可達常人的5倍,過去20年來,發生率逐年增加,預防中風是心房顫動患者重點治療項目之一,一般會開立抗凝血劑降低中風機率,但以王先生而言,使用抗凝血藥物後仍再度中風,表示凝血藥物不足以預防。因此透過跨體系、跨團隊合作,林廷澤醫師與心臟血管科廖敏村醫師、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等共同協力,採取左心耳封堵術,由於心房顫動產生的心內血塊約有90%會藏匿於大小如1隻手指的左心耳位置,因此利用經皮左心耳封堵手術把血塊封阻在此處,便能大大降低因其所引起的中風。


開放性卵圓孔屬先天疾病 封堵後可降中風機率


傅俊閔醫師表示,王先生同時有先天性開放性卵圓孔,這是種常見的先天性異常疾病,約20至34%的人天生具有此圓孔,在年輕或是無特定原因的中風患者中占40%,研究顯示關閉卵圓孔能降低再度中風的風險,因此考量到患者年輕且屬於二度中風,便在完成左心耳封堵術後,進行經導管的開放性卵圓孔封堵術。


心房顫動引起缺血性中風 再度復發因這先天異常問題

▲在年輕或是無特定原因的中風患者中,有40%有開放性卵圓孔,研究顯示關閉卵圓孔能降低再度中風的風險。(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提供)


術後,王先生表示很感謝醫療團隊盡心盡力的治療,使他免於再度中風。林廷澤醫師表示,該治療團隊成員包括心臟血管科廖敏村醫師、小兒部傅俊閔醫師、龔柏榕醫師和黃品學醫師及麻醉部吳宗達醫師。透過跨領域合作,結合各科醫師,以達到精準治療與個人化的照護,共同守護中風患者的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公費流感疫苗半個月打350萬劑 自費也一針難求創紀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疫情爆發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有疫苗了,不少民眾好奇為何新冠疫苗生產可以這麼快,會不會不安全?臺灣疫苗推動協會指出,新冠疫苗的研發與測試都有經過「嚴謹的審查及檢驗程序」,我國目前採購的疫苗都經衛福部衛生管理機關食品藥物管理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審查,確認品質、安全及療效,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疫情大爆發,近1周來,累積本土新冠肺炎患者近800人,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韻婷提醒,輕症確診者務必多喝水,並多食用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及飲品,天天測量體重,維持目前的體重。 感染新冠病毒之後,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導致身體疲累及食慾降低,陳韻婷說,這個時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當心頭皮越洗越油,越洗越掉髮!細胞分子生物學家黃琇琴博士表示,油落屬於頭皮老化現象,頭皮出油多的人,落髮情況也比較嚴重,不過油落族群想改善落髮,要是使用強效去油的洗髮精,恐加速破壞細胞自我調控機制,呼籲(1)慎選洗髮精、(2)避免過度洗頭、(3)避免淋浴的水太熱、(4)...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新生兒篩檢揪出高雪氏症,提早治療大大改善症狀!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及內分泌科蔡輔仁副校長表示,高雪氏症是一種酵素代謝異常的疾病,過去罕病診斷不易,往往延誤治療;現在透過臺灣新生兒篩檢及早發現異常,若是非神經症狀的病變,給予酵素替代療法等治療,都能大幅改善症狀,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