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房顫動病人 中風機會高5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心房顫動過去被認為傷害不大,且沒有立即性生命危險,其實這是最容易導致中風的疾病之一。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統計,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比一般人高出5倍,死亡風險更較一般人多2倍,每3位患者就有1人出現中風,也就是全台約23萬人因為心房顫動,深陷在中風危險之中。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指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因為心房顫動讓心跳忽快忽慢,使心房收縮功能不佳,心臟血流不順,產生較大血塊,當血塊從心臟衝出,就容易導致梗塞性中風,嚴重甚至癱瘓、動作遲緩。

他提及最近收治的一名66歲男性患者,因突發性左半身無力住院,然而他以往僅有高血壓病史,且血壓控制良好,經了解,他平時偶有心悸、心跳不規則的感覺,卻未加以處理。

住院後,腦部電腦斷層檢查右大腦有多處梗塞,確診為梗塞性中風,並發現有心房顫動,且左心房有血塊,幸好住院3週後已恢復部分生活功能,順利出院。

心房顫動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高,該患者的年齡即是高危險族群;心房顫動患者佔65歲以上人口約5%,80歲以上則高達10%。林中行強調,若引致中風,半身無力、失智、長期臥床等後遺症都會造成親人極大的負擔,同時增加龐大健保支出,因此及早治療預防中風非常重要。

他建議,若出現心悸或心跳不規則等疑似心房顫動的情形,即早至心臟內科就醫,若診斷確定,確實配合醫師依個人風險給予的抗凝血藥物治療,就能降低未來中風的危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85

相關推薦

() 喜歡吃豆腐乳和泡菜嗎?有人就是喜愛這二味,甚至是餐餐都不能少,餐桌上總能見到這二樣。由於豆腐乳和泡菜是醃製食品,鈉含量高,恐使血壓上升;因此,食用時應適量,以免影響健康。 豆腐乳風味不亞於起司 豆腐乳有東方的起司之稱,風味絕不亞於起司;而豆腐乳的製作是將豆腐經過發酵與醃製而成,而且豆腐乳有很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茲卡病毒在全球43國急速擴散,造成中南美洲小頭症患者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已列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疾管署署長郭旭崧表示,日前獲得美國提供茲卡病毒、血清及抗體陽性對照,可建立茲卡特異性的血清學檢驗,實驗室診斷更為完整精確。 有助掌控茲卡疫情 疾管署署長郭旭崧表示,過去分子生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