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天冷低溫之際才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但醫師警告,炎熱高溫也可能引起心臟病發,由於大量流汗脫水,造成血液濃縮黏稠,原本狹窄的血管就可能因為血栓而堵塞,提醒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患者一定要多喝水。
46歲黃先生為公司資深業務,平常在外跑客戶,最近熱浪襲台形成恐怖高溫,日前拜訪客戶時,突然感覺胸悶、頭暈、冒汗,被送往醫院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及心律不整,緊急施行心導管手術,打通已堵塞的冠狀動脈血管才撿回一命。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心臟病為國人10大死亡原因的第2名,每年奪走約4萬8千多條人命,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人數總和,早已超越癌症。
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急性冠心症)、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心肌炎(心包膜炎)、心肌病變等,許多人以為好發於冬天,但在酷夏發作的個案也不少。
台灣因心肌梗塞的就醫人數逐年升高,近4年來增加近1萬人,且有年輕化趨勢,不少人就是在夏季高溫時發病,原因在於高溫容易造成熱中暑或熱衰竭,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再者,大量流汗脫水會讓血液變黏稠,提高血栓堵塞風險。
研究也發現,如果戶外與冷氣房的溫差過大,血管粥狀動脈硬化斑塊不穩定,一旦斑塊破裂,就會促使急性血管栓塞;而天熱心情煩躁、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也都會提高心臟缺氧或心律不整的風險。
陳玠宇以黃先生為例說明,患者原本就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加上體型較胖,屬於心臟病高風險群,天熱時稍微一動就滿身汗,加上常進出辦公大樓冷氣房,自己一忙又容易忘了補充水分,這些都是促使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陳玠宇提醒,如果突然感覺胸悶或胸痛(胸口緊縮,重物壓迫感或絞痛)、冒冷汗、喘(呼吸快或覺得吸不到氣)、頭暈(暈厥、昏倒)、心悸(心跳快、心跳重)等,就應積極就醫,尋求心臟科專科醫師協助,找出病因。
此外,急性心肌梗塞的黃金治療時間為12小時,從症狀發作開始算起,必須緊急就醫,透過心導管氣球擴張、支架置放來打通血流,才能降低死亡率,減少心臟破裂、心臟衰竭等後遺症。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遠離肺癌上身 掌握護肺3撇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每年約有1萬3000人罹患肺癌,9000人死於肺癌,是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為了能提升民眾對於肺癌危險的認知,國健署呼籲民眾為了自身健康,應遠離肺癌危險因子,包括遠離菸害空污、提防肺部警訊,以及衡量篩選風險。長期二手菸暴露 罹肺癌機率高出3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
閱讀詳情 »六旬婦飽受鼻塞困擾 竟是空鼻症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3歲婦人,十幾年來飽受嚴重鼻塞困擾,雖期間曾接受鼻雷射以及鼻中膈、下鼻甲等手術治療,但仍未改善,後續也被診所及醫院診斷為鼻腔空間較大,僅需服藥控制,讓婦人持續承受鼻塞之苦。直到赴新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理學檢查發現,患者是因鼻腔過於空曠導致鼻塞,變成空鼻症,在接受...
閱讀詳情 »下午茶點心越吃越累! 吃水果充滿正能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下午了,來份甜點、喝杯飲料嗎?根據董氏基金會所進行的「上班族工作效率與點心補充」網路調查顯示,多數上班族在下午1點到3點工作效率最差,有七成上班族會吃下午茶或點心來提振情緒,其中近九成會選擇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高油糖食物;經交叉分析顯示,吃較不健康點心者的疲倦感是吃較...
閱讀詳情 »雙北登革熱再添2例 疾管署成立應變組滅蚊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本土登革熱疫情延燒!國內自今年7月以來已出現1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且其中11例發生於雙北地區,為掌握防疫時效,及早控制疫情,疾管署宣布成立「登革熱應變工作組」,宣示防疫視同作戰,對抗登革熱「不分中央地方」、「不分平日假日」的決心。新北登革熱疫情擴大 感染源待釐清疾病管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