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腎糖病友多病纏身怎麼吃才好? 國內外醫學權威給予最新建議

心腎糖病友多病纏身怎麼吃才好? 國內外醫學權威給予最新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心腎糖病友 蛋白質攝取不宜過量

家中長輩經常是多種慢性疾病纏身,從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甚至逐漸再演變為腎臟功能有問題,經常需要看多科門診,這群患者就是所謂的「心腎糖」病友,在照顧上須要花費更多的心力,並且更需要整合醫學團隊的介入,隨著病程中不同的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治療策略,才能兼顧心血管、血糖及腎臟功能保護的多效成果。愈來愈多醫學整合研究發現:攝取過多肉類中蛋白質除了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更會造成胰島素的阻抗干擾血糖穩定與控制。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表示,門診中,已經有高達50%腎臟病的患者是因為糖尿病造成的腎病變,大多數病友以為只要控制澱粉攝取就好,忽略蛋白質類食物應該隨著疾病變化而調整,結果是血糖更難控制,更傷害腎功能,再加上心血管問題大幅上升,造成疾病更難控制,藥物愈吃愈多,甚至必須提早面對洗腎問題。

醫學日新月異 證據醫學新發現

郭克林主任分析,過去醫界對於心腎糖病友的蛋白質攝取有些爭議,在2008年,美國一項營養學整合性分析研究分析了8份論文數據。結果發現,無論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是否限制蛋白質攝取,腎功能似乎沒有太大差異。

但到了2013年,日本一項研究觀察13項大型、指標性研究,結果大為不同。研究作者認為,糖尿病病友採用低蛋白飲食,可以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速度,患者較不會早早洗腎,這樣的觀點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腎臟營養學之父Joel D Kopple所提倡的低蛋白飲食不謀而合。現今醫學講求的是證據醫學,愈來愈多臨床證據顯示:過多蛋白質攝取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且造成胰島素阻抗,形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大幅上升,且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

郭克林主任強調,心腎糖病友在飲食方面,營養、熱量都要經過專業的評估與設計,以蛋白質來說,一般人蛋白質攝取量約占總熱量的12-14%,若長期蛋白質攝取過量時,糖尿病患者便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造成血糖居高不下,甚至造成腎臟的負擔成為腎病變患者,隨著腎功能下降,體內的許多毒素排不出去,造成毒素在各器官持續累積,心臟、心血管就會開始出問題,因此建議心腎糖病友在攝取蛋白質時要隨著疾病的變化作適當的調整,才能保護腎臟、心血管並維持血糖的穩定。目前如果已經有糖尿病者,美國糖尿病醫學會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應該是在16-18%的熱量佔比對病友是更有幫助的,若蛋白質量占比達20%,長期下來的確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甚至需要藉由施打胰島素來幫助血糖的控制。一旦已經有腎功能問題時,更需要將蛋白質攝取量降低到10%熱量比,才能避免毒素的累積增加腎臟及心血管的負擔。若是必須洗腎維持生命時,則由於洗腎過程中蛋白質會流失,則需要將蛋白質攝取量增加到18%熱量比才能避免因為營養不良造成感染及住院機率增加。所以隨著疾病變化,蛋白質管理是關鍵:不能營養不足,也不能造成營養負擔。

對心腎糖病友要怎麼吃的確是非常困擾,郭克林主任認為:適當調整三大營養素後也要兼顧營養均衡,配合營養師的建議攝取適當的分量,並且多變化食物種類及多選擇優質蛋白質;若日常準備食物有困難,可以補充適當營養素比例的蛋白質管理營養補充品,這類也非常適合吃素的長輩,不用擔心營養不均衡問題。

Joel D Kopple即將來台 分享心腎糖營養趨勢

由於醫學治療日新月異,腎臟營養學之父Joel D Kopple將於6月24日受邀來台參加「心腎糖(CKD)醫學營養論壇」將最新的國際營養治療趨勢跟專家交流討論。郭克林主任表示,Joel D Kopple在心腎糖營養領域除了有許多獨到見解,更是帶領腎臟營養界頂尖權威的專家,期待透過這次論壇,台灣腎臟營養界專家可以進一步交流最新心腎糖營養治療趨勢,有助於心腎糖患者全面的營養照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45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2歲女大生有氣喘病史,平時未規律用藥,只要氣喘發作就使用急救型氣管擴張劑,曾2度住院插管治療;上個月又再次氣喘急性惡化,住院治療所有藥物都失效、葉克膜也無效,直到使用高頻振盪式呼吸器,才把命救了回來。此個案為國內首次出現成人氣喘極重症發作。 氣喘惡化 住院18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美秀是一位單親媽媽,某天洗澡時突然摸到自己左側乳頭上方,出現不規則硬塊,大小約2.5至3公分,沒有不舒服感,所以未立即就醫,過了2、3個月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乳癌2B期又屬HER2陽性患者,比一般乳癌病患的復發及惡化機率更高,因此決定切除全左乳,康復後維持定時運動的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癌症病人在做化療時,多有掉髮副作用,而在治療完成後,頭髮會長回來,但是長出的頭髮比較細,而且可能會捲曲,好像自然捲,甚至髮量不多;而要想使髮量增加,除了做好保養之外,也可藉由生髮藥來治療。 化療藥物會影響生長快速的細胞 皮膚科醫師彭賢禮表示,癌症病人在進行化療時會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二十幾歲年輕人近視為九百度,屬於高度近視患者,曾有一、兩星期時間,感覺眼睛怪怪的,右眼看不太清楚,醫師檢查發現,這位年輕人的黃斑部已經長出新生血管、開始出血,原來高度近視導致黃斑部病變提早發生,差一點就失明。 高度近視 容易產生黃斑部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