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最怕溫差!美AHA公布最新「10大護心飲食」指南 第一點常被忽略

心臟最怕溫差!美AHA公布最新「10大護心飲食」指南 第一點常被忽略

 

年紀輕,不代表心臟也年輕,天冷對於心臟真的是大挑戰!心肌梗塞、三高不再是長輩們的專利,當氣溫驟降,血壓不穩的人大幅增加,30-50%的人血壓會升高,若平常血壓就控制不好,上升幅度風險更高。

 

照著做 保護心臟健康

 

對此,營養師程涵宇分享,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最新的「改善心血管健康」飲食指南,提出10大護心飲食建議:

 

1、健康體重

維持健康的體重是減少心血管疾病首要任務。

 

2、多吃各種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

多吃水果和蔬菜有利於減少死亡風險。而所吃的果蔬種類越多越好,這樣有利於攝取全面的營養素,且要少吃有額外加鹽和加糖的果乾(像是鳳梨乾、芒果乾)或蔬菜乾。

 

心臟最怕溫差!美AHA公布最新「10大護心飲食」指南 第一點常被忽略

 

3、吃全穀物食品

至少含51%全穀物的食品。也就是如果煮飯,至少是一半白米一半全穀雜糧糙米類。

 

4、選擇健康蛋白質

多植物豆類食物對環境也更友善。經常吃魚類和貝殼類海鮮、低脂或無脂肪乳製品而不是全脂乳製品,若想吃紅肉或雞肉,可以選擇瘦肉並避免加工肉類。

 

5、選用液體植物油

避免使用所謂熱帶油(椰子油、棕櫚油)、動物脂肪(奶油和豬油)以及部分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fats)。

 

AHA也建議,使用大豆油、玉米油、紅花籽和葵花子油、核桃油以及亞麻籽油,同時,還有芥花油、橄欖油、花生油以及大多數堅果油等。

 

心臟最怕溫差!美AHA公布最新「10大護心飲食」指南 第一點常被忽略

 

6、加工食品越少越好

加工食品對健康有不利影響,特別是超級加工食品像是火腿香腸,餅乾等,影響包括超重和肥胖症、心臟代謝紊亂(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並增加死亡率。

 

7、少吃含糖食品和飲料

少吃加糖飲料和食品,無論是葡萄糖、右旋糖或是蔗糖,以及其他甜味劑,比如,玉米糖漿、蜂蜜、楓糖漿。

 

8、少吃或不吃鹽

特別是要注意加工食品中、罐頭以及包裝食品中的鹽。

 

心臟最怕溫差!美AHA公布最新「10大護心飲食」指南 第一點常被忽略

 

9、若不喝酒最好就別開始喝,若喝酒盡量少喝

2020202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繼續建議女性每天酒精飲料不要超過一杯;男性每天則不要超過兩杯。

 

心臟最怕溫差!美AHA公布最新「10大護心飲食」指南 第一點常被忽略程涵宇營養師授權提供

 

10、無論在哪就餐都要遵循這些飲食習慣

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有益一生,並強調健康飲食應該從早開始,並應該持續終生。科學證明飲食質量差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延伸閱讀:
·多數心肌梗塞第一症狀非心臟痛! 醫警告「這些部位痛」超過15分鐘危險了
·小心瞬間奪命! 醫曝「5個意想不到部位」:恐藏心臟病發前兆

 

加入常春月刊[email protected]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攝影/羽穗 身在臺灣,最幸福的一件事,莫過於一年四季中,都有許多新鮮美味的當季蔬果,讓喜歡嘗鮮的我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 每年9月開始到隔年4月,是山藥的盛產期。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營養師李艾庭表示,山藥屬於全穀根莖類,富有胺基酸,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其中的黏多醣成分,對食物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每年10月份第2個星期六為世界安寧日,桃園市衛生局在安寧日前夕舉辦「居家有『寧』,圓滿人生」記者會;現場邀請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家屬,分享居家安寧團隊協助姊姊小文(化名)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歷程,並由家屬贈花表達對醫師與護理師的感謝。落實在地老化、在地善終桃園市衛生局蔡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38歲的上班族林小姐,多年前開始為眼乾、肌肉痠痛所苦,一直以來都認為是工作久盯電腦所引起之文明病,幾度前往眼科診所,大多診斷為眼睛過度勞累、乾眼症或是結膜炎等症狀,直到身體健康檢查報告中顯示「類風濕因子」偏高現象,進一步到風濕免疫科門診,才確診是罹患了「休葛蘭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10月12日是世界視覺日,你知道白內障有哪些症狀嗎?根據一項調查顯示,有近半數受訪者,無法說出一個以上的症狀;如果你連白內障的症狀都不知道,那就很可能當你有白內障時,都還沒去就醫診治,進而出現失明危機,不得不慎!77%受訪者只知道視力模糊是白內障症狀該項愛爾康亞太區熟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