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臟無力!該怎麼辦? 成大斗六:治療降死亡

心臟無力!該怎麼辦? 成大斗六:治療降死亡 【勁報/記者張秦華/雲林縣報導】 45歲的李先生過去健康狀況良好,但這2個月來輕微活動就覺得喘,連躺下休息也不舒服。門診就醫評估診斷,原來李先生的不舒服源自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經藥物治療,目前已無症狀,於門診規律追蹤。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心臟血管科林佳淩醫師,在今天的衛教活動中表示,心臟負責輸出血液以供給全身器官養分;當出現醫學上說的心臟衰竭,功能變差的心臟無法提供器官養分,鬱積的血液還會造成水腫,不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可能需要住院,而且存活率也比某些惡性腫瘤還差。所以,心臟衰竭患者務必好好接受治療。 台灣心臟衰竭盛行率約千分之3,盛行率會隨年齡增加,算是相當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見症狀包括累、喘、腫,但很多其他疾病也有類似症狀;因此,民眾如有相關症狀,應尋求醫師專業評估。 林佳淩醫師指出,心臟衰竭患者的治療包括幾個方面: 1.藥物治療 心衰竭的藥物治療重點在保護心臟與症狀緩解,兩者的藥物不同。保護心臟藥物可降低死亡率與住院率,病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須持續服用;症狀緩解藥物則以改善生活品質為主,控制良好的病人甚至可停藥,但這類藥物不能改善心臟功能,如有疑似藥物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應反映由醫療團隊評估調整藥物,勿自行停藥。 2.根本原因治療 心臟衰竭原因以心臟疾病本身為多,如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基因變異相關的心肌病變等;亦有非心臟疾病所致,如病毒感染、甲狀腺疾病等。某些根本原因的治療能有效改善心臟功能,例如,患者若是因冠狀動脈疾病導致缺血性心肌病變,在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後,有機會能使心臟功能回復。 3.進階治療 如接受以上治療後心臟功能仍不佳,則須考慮進階治療,包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室輔助器、和心臟移植等。這些是較為後線的治療,需要更專業和詳盡的評估。 4.生活型態 患者本身也是治療的重要一環,尤其需要注意3件事情。首先是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包括:不菸、不酒、少鹽、適當水分和注意藥物使用。其次是要詳實記錄自己身體狀況,特別是血壓、心跳、體重和水分攝取量。最後則是要及時就醫,因為心臟衰竭的惡化可能非常急速,如有不適應盡速就醫,以減少發生致命危險的可能。 林佳淩醫師提醒,雖然大部分的心臟衰竭無法完全治癒,但患者若能配合醫療團隊治療並搭配良好的生活型態,就能改善症狀並提升存活率,讓心臟無力的病友也能心情美麗!(照片:記者張秦華攝) ※本報溫馨提示※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身體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且能獲得最佳治療的效果。心臟無力!該怎麼辦? 成大斗六:治療降死亡心臟無力!該怎麼辦? 成大斗六:治療降死亡

相關推薦

記者李振麟/新北市報導 生命總會遇到許多的挫折,對於身心障礙者而言,在努力克服疾病意外之後,總想要重返職場找尋自己生命的價值,重建自己生活的定位,然而,重回職場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切習以為常的工作,在受到疾病意外等重創後,變得困難重重,更有甚者,完全無法回歸職場,這時,職務再設計也許可以協助申助身心障...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桃園報導】 桃園遠東百貨與桃園市政府衛生局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合作,自12月11日(六)至12月12日(日)13:00-18:00於1樓SK-II旁舉辦莫德納疫苗快打站,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者、接種第一劑莫德納滿4週或接種第一劑AZ滿8週者,即可攜帶健保卡、小黃卡免預約現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哈菸族」人口持平,根據國健署最新2020年針對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國內紙菸吸菸率2020年為13.1%,相較2018年的13.0%,沒有顯著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進一步分析發現,吸菸者在18歲及20歲以前第一次吸菸分別就占了63.6%及78.3...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抗癌,千萬不要以為年輕就是本錢!國內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調查發現,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CRF)問題,且最新一項針對婦癌患者的研究更發現,因癌症治療而產生的癌疲憊狀況,竟然以「21到59歲」的青壯年、中年族群,其嚴重程度遠高於「逾60歲」的老年族群,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