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年輕化 研究:年輕預後一樣差

心臟病年輕化 研究:年輕預後一樣差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心臟病患者越來越年輕!美國最新研究顯示,40歲以下心病患者約占20%,且每年以2%的速率增加。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Ron Blankstein更表示,平均年輕10歲的心病患者預後沒有更好,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恐怕還更高。

少年心臟病增2% 20-30歲年輕人要小心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儘管吸菸人口減少且降血壓藥普及,美國心臟病罹患人數正逐年下降,但40歲以下年輕族群發病率卻漸漸攀升。Blankstein對此表示,以往40歲以下心臟病患者相當罕見,但現在卻發生在20-30歲年輕人,「根據目前情況,我們似乎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

為尋找心病年輕化原因,Blankstein團隊在2000-2016年間,分析兩家大型醫院中2,097名50歲以下心病患者。研究顯示,40歲以下心病患者約占20%,且在16年研究期間,年輕心臟病患者比例持續增加,後面10年年增2%。

年輕患者預後一樣差 風險恐被低估

《MedicalxPress》報導,研究更發現,年輕和年老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大致相同,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吸煙和心臟病家族史。但與41-50歲患者(9%)相比,40歲及以下患者(18%)較常濫用藥物,如大麻和古柯鹼。該結果顯示心病年輕化可能與藥物濫用有關,但須進一步研究。

血管X光攝影結果也顯示,年輕心病患者常只在一條血管中發現病兆,代表疾病仍多處早期,但卻與老年患者有同樣惡果。非常年輕的患者,還較常發生自發性冠狀動脈破裂。

針對年輕心病患者預後差於預期,團隊指出,可能是年輕患者較少被要求服用阿斯匹靈或降血壓藥。

心病易共病糖尿病 健康生活可預防

更糟糕的是,Blankstein團隊另一相關研究發現,20%的50歲以下心臟病患者合併有糖尿病,這些共病患者更容易復發心臟病,且死亡率更高。Blankstein說,好消息是目前已有兩款糖尿病新藥,在臨床試驗對心病也有很好療效。

「一切都要回歸到預防。」Blankstein強調,許多人誤以為心臟病註定會發生,但只要及早發現並改變生活方式,都可以預防。他建議,應定期運動,均衡飲食,避免肥胖,並控制三高,遠離菸和毒品。

事實上,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研究數據指出,在2009-2015年之間,55歲以下年輕族群心肌梗塞發生率持續增加,尤其男性發生率增加30.3%。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恆日前曾指出,年輕族群風險因子以高血脂增加最多,呼籲民眾應控制膽固醇。

參考資料:

1. Why Are More Young People Having Heart Attacks?.

2. Heart attacks increasingly common in young adults.

3. 積極控制壞膽固醇 心肌梗塞不上門

【延伸閱讀】白色情人節 小心恐怖情人在身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51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照顧服務員薪資在政府幫忙加薪後,人力也開始進來了。     據udn新聞稿上寫的最新統計 照顧服務員比前一年度增加6600多人,成長幅度歷年最高; 使用照顧服務員服務使用人數比前一年度增6萬6000多人; 服務涵蓋量仍不到三成,但也比過去成績亮眼。 可以得知,使用與提供服務者都在...

閱讀詳情 »

胎嬰幼兒腦力發展的黃金一千天 「三歲看大」不只是經驗談,而是受到愈來愈多的科學證據支持。大腦的最初定型就是三歲,有些人甚至將其定義為懷孕四十週加孕前三個月,再加上嬰幼兒兩歲,總共約一千天。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懷孕四十週加孕前三個月,再加上嬰幼兒兩歲,總共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7歲的小男孩,因為腦部出血問題,導致動作與智能障礙。媽媽注意到星星(化名)對物體辨識有很大的問題,帶去眼科卻因為反應慢,很難配合檢查。林口長庚醫院特殊兒童視覺中心門診成立後,有安靜獨立的空間,一次門診同時有眼科醫師、職能治療師、驗光師及護理師共同檢查,雖然只花一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慢性腎臟病患者是骨鬆及肌少症的高危險群!臺中榮總腎臟科主任陳呈旭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比一般人免疫力較差,容易引起腎性骨病變,引起血液中鈣、磷、維他命D、副甲狀腺素等異常,會增加血管鈣化及骨折危險性,因此,腎友應有足量的透析治療,每個月定期抽血追蹤礦物質及副甲狀腺等濃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