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病年輕化! 29歲男心衰竭險送命

心臟病年輕化! 29歲男心衰竭險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年輕也會得冠心病?!一名29歲男性因長期吸菸、不當生活習慣,體重竟高達一百公斤,日前因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送醫治療經心導管檢查後,發現心臟血管出現狹窄,兩條血管皆阻塞,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並植入聚合物組成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恢復良好,且不用為了金屬支架永久存留體內,為後續治療上的疑慮感到擔心。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宋思賢主治醫師說,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最大優點為「不會留下任何東西在身體內、能讓血管恢復自然收縮與舒張的功能」,甚至可有效恢復血流暢通,因模架為聚合物組成,約一至兩年會逐漸被人體吸收,轉變成二氧化碳跟水,回復血管自然功能,此新療法今年全台各大醫院開始引進,是治療上新選擇。

近期於美國華盛頓舉辦的「介入性心血管醫學年會」(TCT),發表一項大型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採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心絞痛的發生率,比起金屬塗藥支架來的低。對此研究結果,宋思賢補充說明,心絞痛的成因一為連結心臟的血管阻塞無法運送足夠血液至心臟肌肉,造成缺氧情形,另一為血管沒有堵塞,但血流循環不好,而造成胸悶胸痛的情況。

宋思賢指出,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和傳統金屬支架比較起來,再狹窄的情況其實並沒有太大差異,金屬塗藥支架雖然可以減輕血管再狹窄的發生,但有血管彈性降低的問題,因此人體活動時血管收縮舒張,血流增加較易有不適感;至於使用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的患者,因模架於人體吸收後血管恢復彈性較好,血流正常,因此心絞痛率才會大幅降低。

宋思賢表示,心臟支架植入體內後,若無遵照醫囑服藥容易產生血栓反應,甚至出現心肌梗塞的情況,致死率高達七成;植入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模架,術後需要搭配一年的藥物治療,以維持血管暢通,但無論如何,最重要的還是要屏除不良的生活習慣、戒菸,才能降低冠心病的發生機率。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90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止痛藥使用普遍,頭痛、發燒、關節痠痛及生理痛時都會服用來減緩不適。近日媒體報導,法國研究發現,最常使用的止痛藥「布洛分」(Ibuprofen),可能會產生體內性腺機能減退,男性不孕風險增加。南投醫院提醒,止痛藥雖隨手可得,服用前仍應諮詢醫師、藥師等專業醫療人員。布洛分影響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彥君報導)根據105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光是慢性疾病(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死亡人數,就已占總死亡人數的63.8%。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107年1月27日起,將提供95場免費千元整合性健康篩檢,凡符合成人健檢及四大癌症篩檢資格之民眾,皆可參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有位穆小弟去年10月出生後,出現食慾差、水腫、低血糖等症狀,住院檢查發現,罹患罕病「新生兒血鐵沉積症」,造成猛爆性肝臟衰竭,進行肝臟移植是唯一的治癒方式;在成大、北榮團隊合作下,成功完成出生52天、體重僅4公斤的新生兒活體換肝手術,也創下全台首例。新生兒血鐵沉積症 致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AI醫療服務聊天機器人誕生!萬芳醫院與宏達電HTC DeepQ健康醫療事業部攜手合作,打造國內第一個人工智慧醫療服務聊天機器人「萬小芳」,去年12月初,已在台灣醫療科技展首度亮相,即驚艷全場;該院醫師更是發現,「萬小芳」真是好幫手。人工智慧醫療 共創醫病雙贏根據萬芳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