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腫瘤險致命 竟是少見肝癌轉移造成

心臟腫瘤險致命 竟是少見肝癌轉移造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面對疾病危害,許多民眾存有「哪裡有病醫哪裡」的想法;其實有時候一項疾病發作很可能有背後因素。一名六旬患者起初診斷出肺炎併發心衰竭,持續追蹤竟發現是由惡性肝細胞癌轉移為心臟腫瘤,稱之「巴德-吉亞利症候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涂崇誠醫師呼籲,民眾務必全面了解自己身體狀況。

少見「巴德-吉亞利症候群」 肺癌影響心臟險喪命

涂崇誠指出,這個由惡性肝細胞癌轉移至心臟造成腫瘤的狀況稱為「巴德-吉亞利症候群」(Budd-Chiari syndrome),在一名近期經手診治的六旬患者上發現。這名患者起初因為雙腳下肢水腫加上呼吸急促狀況就診,因就本身有逾五十年的菸齡,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長期在胸腔科追蹤治療,經急診為肺炎併發心衰竭,透過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及利尿劑,病情逐漸好轉,於一週後順利出院。

一個月後又因相同情況加劇就醫,改由心臟內科收治住院,住院過程中積極診治卻無明顯好轉,因藉先前的心臟超音波檢查研判是舒張性心臟衰竭,但由於治療情形與醫師臨床預期落差極大,再次進行追蹤性心臟超音波檢查,竟發現病人右心房長出一顆直徑約 5 公分的腫瘤,隨時會有心因性猝死的危險,立即聯繫心臟外科醫師緊急開刀,並安排全身電腦斷層檢查。經檢查後發現除了右心房 6 至 7 公分的腫瘤外,還有一長串巨大血塊;依據報告發現,確實為巴德-吉亞利症候群。

了解自我全面健康狀況 免於疾病危害

對於這樣的狀況,涂崇誠說明,在臨床上較為罕見。相當慶幸患者經過診治能回復至精神狀態。呼籲民眾要對自我身體隨時有覺察,切勿影響疾病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8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確認,2名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發病時曾經在社區走動,第268例曾在在金山老街與烏來活動,第289例則是在居家與工作場所間移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正在考慮規範民眾社交距離,目前沒有正式實施細則,未來會在公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今晚再添1例死亡案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今(29)日晚間第108例病例晚間死亡,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名患者曾經前往奧地利與捷克旅遊,是旅行團領隊,相關細節將於明(30)日統一說明。   根據指揮中心日前發布,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血管性疾病的發生率節節上升,發生的年齡層卻持續下滑,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飲食有密切的關聯性,為了不讓血管阻塞、保持血管的彈性,平常可藉由飲食保養,以防止血管過早老化,降低血管性疾病的威脅。血管性疾病的發生與食物中含有高油、高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攝取過多飽和脂肪,例如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COVID-19(新冠、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已累積數百例,國內各大醫院門禁管制紛紛升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積極投入防疫工作,至今已持續近2個月;院方體恤員工的辛勞,由中醫部除免費供應可「增進體力、調節免疫」的茶飲外,更設置中醫部「員工免費痠痛特別門診」,以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