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臟衰竭死亡率5年達5成 國人頭號殺手!

心臟衰竭死亡率5年達5成 國人頭號殺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患者,五年前因心肌梗塞緣故,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且持續接受門診追蹤,但因工作忙碌需交際應酬,因此常忘了按時服藥,一個月前開始竟出現活動力受限、睡覺時喘不過氣等症狀,緊急就醫治療,醫師發現患者不但心臟功能僅剩正常的一半,就連腎功能也出現肺積水現象,必須緊急洗腎治療。

服用心衰竭藥物合併新藥 患者脫離洗腎命運

所幸轉至加護病房後,心導管檢查血管發現並無阻塞情況,服用心衰竭新藥,注射後已逐漸恢復,成功脫離洗腎;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指出,目前患者已轉出加護病房,服用心衰竭藥物合併新的藥物,改變飲食和調整生活方式,且配合心肺復健,目前已逐漸好轉。

心肌梗塞或高血壓性心臟病等 恐演變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主要是因心臟無法搏出足夠寫意滿足身體代謝所需,這時會使周邊組織出現缺氧、肺水腫等症狀,但包括心肌梗塞、高血壓性心臟病、瓣膜功能不全等都可能是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之一;張瑋婷醫師表示,治療上,除了透過毛地黃和利尿劑等藥物改善,也可藉由乙型阻斷劑、血管張力素轉化或受體抑制劑等,有助延長壽命效果。

心臟衰竭死亡率5年達5成 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是關鍵

近年來新上市的心衰竭藥物,也被證實能有效改善急性或慢性心衰竭的症狀和預後改善問題;張瑋婷醫師呼籲,最重要還是患者必須了解自身疾病狀況,除了遵循醫師囑咐按時用藥,飲食上多控制,也應定期紀錄血壓和體重,了解是否有心衰症狀出現,尤其心臟衰竭的死亡率5年高達5成,超過發生率全球第一的大腸癌,已是威脅國人生命的第一大殺手。而且國人對於心臟衰竭往往認知不足,低估其危險性,直到心臟功能受影響才就醫也是死亡率上升的一大主因,因此更應提高警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2歲婦女與丈夫從事性行為時常有不適與疼痛感,平時伴隨有頻尿且偶爾下體會散發出難聞異味,因而與丈夫發生摩擦、導致婚姻不順遂,於西醫婦產科內診時,檢查陰道中竟有一顆兩公分肌瘤從子宮頸跑出來,婦產科醫師建議開刀切除。她害怕開刀轉往中醫診所就診,經過下腹部針上艾灸與電針相互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最近社會上出現挖眼、追打、潑漆等暴力攻擊事件,每當發生暴力攻擊事件時,我就會被記者詢問:「這個人的心理怎麼了?怎麼這麼殘忍?」事實上,這個問題要回歸到家庭,當一個人沒有辦法跟父母親建立親密的連結,以及情感流動的關係時,就會創造一個虛偽的世界,讓自己感覺沒有那麼無助。也就是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秋高氣爽的季節,除了常見的皮膚乾癢、上呼吸道疾病,為什麼也是腸胃疾病的多發季節呢? 中醫師辛重毅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大腸與肺互為表裡臟腑,秋天是肺部最容易受損的季節,腸道消化系統也一樣,秋季腹瀉大多和病毒感染引起胃腸功能不佳有關。發病時,也常容易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60歲的蔡女士有輕微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服藥多年控制穩定。近日她因上腹悶脹到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腎臟上緣有1顆10公分的大腫瘤!醫療團隊因擔心惡性可能,將她轉介給泌尿科游智欽醫師。透過腹腔鏡手術,蔡女士術後3天即平安出院,恢復順利,定期回診追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