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冬季節日照縮短 小心季節性憂鬱症找上門

秋冬季節日照縮短 小心季節性憂鬱症找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30多歲的上班族,每逢到了秋冬季節,心情就會不振,常感到無精打采,三不五時就請假,甚至胃口大開整個人都胖了一圈,直到赴精神科檢查後,確診罹患典型季節性憂鬱症,所幸透過藥物治療,配合改變生活習慣,像是多至戶外走動,多曬太陽等方式,數週後症狀已逐漸舒緩。

血清和褪黑激素 易受日光長短影響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隨著天氣轉涼,進入秋天季節,臨床上,常有憂鬱症病史的患者出現情緒惡化的症狀,其實主要是因秋天日照長度縮短,大腦情緒調節功能和神經內分泌這時就容易受到影響,根據研究顯示,血清激素和褪黑激素功能,會受到季節和日光長短影響,尤其這兩種激素和造成憂鬱症因子息息相關。

調整飲食配合運動 有助甩開憂鬱

治療上,可採傳統藥物控制外,也可合併或單獨使用光照治療,像是有嗜睡、暴食等症狀的患者,就可藉由光照治療有效舒緩,或是也可增加出外日照時間,改善憂鬱情況,另外也可透過調整飲食並配合均衡運動,有助於甩開憂鬱,但要注意,若症狀仍未改善,且長達兩週以上,應盡快就醫檢查較佳。

多點關懷和支持 幫助憂鬱症患者走出陰霾

解決憂鬱症患者問題,最重要還是身旁親友的關心,多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一旦發現身邊親友出現情緒憂鬱等異狀時,除了給予適時的支持和關懷,必要時也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及早發現,就能及早介入治療,以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危及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8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在干邑白蘭地行家中有個專業詞語叫「Gastronomy」(食饗),其源自於19世紀的法文字,意旨美食藝術與學問。這是1門探討文化與食物之間關係的學問,與人們的生活與藝術更是息息相關,當三五好友在工作之餘相聚輕鬆品嚐美食與小酌時,微醺的氛圍彷彿讓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都得以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癌症已38年蟬連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不過,根據WHO指出,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有30至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因此為了鼓勵民眾營造健康生活型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以「我的健康餐盤」推動防疫新生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1名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第448例),50多歲男性個案,7月1日入境回台,主動申報14天內有疑似症狀,防疫人員立即安排集中檢疫所採檢,今日確診已在醫院隔離治療,目前無明顯症狀。另一方面,外籍人士入境原規定須有3日內PCR陰性證明,修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不用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體重突破人生高峰,令她相當苦惱,不得不上門求診,評估後建議調整飲食與運動,也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