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者牙口退化食物嚼不爛 備餐有技巧輕鬆搞定

長者牙口退化食物嚼不爛 備餐有技巧輕鬆搞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症、衰弱等情形發生。國民健康署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國內飲食習慣和在地食材,發展高齡營養飲食質地衛教手冊,希望透過食材挑選、改變切割烹煮技巧,並以家中常用餐具檢測,就可自己做出適合高齡者的飲食。
瞭解高齡營養飲食質地 呷飯免操煩
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為「容易咬軟質食」、「牙齦碎軟質食」、「舌頭壓碎軟食」、「不需咬細泥食」、「均質化糊狀食」、「中濃稠流動食」、「低濃稠流動食」、「微濃稠流動食」,每種質地飲食都有不同的適用對象,高齡者可以先諮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的營養師或是其他專業醫事人員,依其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質地種類。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容易咬軟質食」和「牙齦碎軟質食」適合牙口咀嚼差但其他功能正常的長者,長輩或家人可運用在地食材,參照質地衛教手冊中的簡易圖文和食譜說明,或是掃描QR code連結至食譜教學影片或網站,就能煮出一頓適合長輩的美味營養均衡飲食。
軟化食材質地 高齡者飲食三好一巧新觀念
一般人認為不好咬的肉排、芹菜等,其實透過小技巧就可以改變軟硬度。像肉類食材先以肉槌槌打、去除肉片筋膜,如果能把國產新鮮鳳梨打成汁加入醃製,就可大幅嫩化肉類質地;一些纖維多、質地較硬的蔬菜,洗淨切好先冷凍1-3天,拿出直接烹,質地不但變柔軟且不影響色澤。

王英偉署長關切叮嚀,高齡者的「呷飽沒?」要建立在「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新觀念,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口訣和手勢,加上適當處理食材,注意質地軟硬度,用食物好好照顧長輩,為他們的營養打好基礎。

【延伸閱讀】

國際氣喘指引新政策 不建議單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十月起健保給付乳癌標靶新藥 婦女再續烘焙人生

禿頭了怎麼辦? 「生髮頭盔」拯救頂上危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高爾辰報導)炎炎夏日已至,近來醫院門診紛紛出現尋求解決汗臭、體味困擾的民眾。其中多汗症常造成病人生活上諸多的困擾,影響正常社交及工作。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醫師指出以非侵入性方式的「微波熱能腋下除汗術」用微波能量破壞汗腺,安全有效,成為多汗症病人的指定選擇。原發性多汗症是家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小兒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造成兒童後天心臟病首要原因,目前公認治療急性川崎病唯一有效藥物,就是大劑量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注射(IVIG)。但有15%的病童因體質特異,退燒效果不佳,而併發冠狀動脈瘤。日前台灣研發出IP-10生物標記具有敏感度與特異性高...

閱讀詳情 »

  (翻攝自wanhuajing,下同) 人們常說,「血管年輕人不老」,只要你肯花時間、精力,好好保養自己的血管,讓血管健康不是夢。 在很多中老年人的印像中,如果出現腿腳麻木、發冷、疼痛、行走不便等,是因為缺鈣或骨質增生,只要多補鈣就能解。 其實臨床觀察發現,很多「腿痛」的中老年人並沒有...

閱讀詳情 »

★家事全面刺激「腦區」的神奇效用 ◎多做家事,訓練全方位管理能力 很多人都聽過「做家事有助於活化大腦」這個說法。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煮飯、打掃、洗衣、管理家計、和鄰里交流等,除了身體勞動之外也需要時常動腦。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就安排好每一件該做的事,發生突發事件時也能臨機應變,所以說女性在面對這些生活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