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心衰竭患者確診後 5年內近5成性命不保

  國內心血管疾病患者眾多,每年超過2萬2千人因心臟衰竭而住院,醫師指出,根據心臟學會統計,高達5成的心臟衰竭病人,將於確診後5年內死亡,因為「心臟衰竭就如同是心臟的癌症」。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14年統計,國人平均住院天數為6.6天,但心臟衰竭平均住院天數可達12天,位居所有疾病住院天數排行的第11位,也是所有心臟疾病的第1名。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秦志輝指出,依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心臟衰竭治療方式的選擇可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開心手術及安寧療護。

  在心臟衰竭的治療中,藥物治療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通常適用於慢性穩定期間,藉此減少病人再住院和死亡的風險。如果患者沒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可能導致心臟衰竭惡化;至於急性期的藥物治療,則是緩解心臟衰竭呼吸困難及水腫等症狀。在介入性治療方面,以心導管治療最為常見,部分患者係因冠狀動脈阻塞,若血管較狹窄,可經由心導管的細微管線進入狹窄的血管處,導入氣球或支架幫助將狹窄的血管做擴張整形,以回復血管的通暢,提升心臟功能。

  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且左心室功能不好的心衰竭病人,則建議使用「雙心室再同步節律器」,透過心肌的同步收縮,改善心臟功能,7成病人在3個月後獲得改善。在病情危及時,則需使用「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及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作為支持性治療選擇,但這2種輔助循環系統有較多的併發症,因此都放在其他治療無效時使用。

  開心手術則包含心臟瓣膜置換術、心臟血管繞道手術、心室輔助幫浦、心臟移植手術等,各有各的適應症,換心手術是最後救命方法,心臟移植1年的存活率約8成,5年存活率約6成,不過由於心臟來源有限,比率偏低。

  秦志輝說明,安寧療護也是心衰竭患者的治療選項,但選擇安寧療護不代表放棄治療,而是透過專業照護讓患者及家屬心靈上得到更多的支持,能夠安度餘年,達到生死兩相安。

相關推薦

國內平均每40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超過9成患者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一半以上患者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無法開刀,現有治療成效有限,4期肺癌5年存活率僅4.9%,ASCO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研究則發現,若將免疫療法合併化學治療,在晚期肺癌治療上出現重大突破。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過去醫界普遍...

閱讀詳情 »

▲高雄登革熱防疫經費「錢事」扯上中央,疾管署不解。(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近日爆發本土登革熱群聚,今年累計12例登革熱病例通通在高雄,讓外界關注高雄市政府的螺絲是否鬆了,不過,卻有媒體報導高雄市年初曾向中央申請4千萬的防疫經費遭「卡關」,引發揣測。對此...

閱讀詳情 »

▲腸病毒正式進入流行期了。(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正式進入流行期!疾管署今(4)日宣布最新監測顯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已突破1.1萬人次,超過流行閾值的1萬500人次,代表腸病毒疫情已正式進入流行期;且同時間包括宜蘭、桃園在內的8個縣市也都...

閱讀詳情 »

許嘉芸/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知名藝人賀一航因罹患大腸癌在昨天病逝榮總,不只是這位娛樂圈的老大哥,像是秀場天王-豬哥亮、劇場鬼才-李國修、《心海羅盤》葉教授等多位名人也因大腸癌的侵襲而離開大家。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統計顯示,連續10年,大腸癌一直是台灣癌症罹患人數榜首;在世界癌症死亡率中排第三。大腸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