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跳有雜音 檢查發現竟是心臟破洞!

心跳有雜音 檢查發現竟是心臟破洞!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一名7歲小男童,在學校健康檢查時,發現心臟竟有雜音,家長因此帶孩子至醫院檢查,檢查後發現小男童的心房中膈出現1公分的破口缺損。心臟缺損帶來的影響為何?為什麼會有「心臟破洞」呢?
心臟醫學中心執行長黃碧桃醫師表示,心房中膈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大多數的患者在幼兒期就因心臟雜音而診斷出,但仍有不少個案在學童、甚至成年後才出現症狀。醫師說,他也曾收治過70歲才首次被診斷的心房中隔缺損的案例。
傳統的治療方式是在全身麻醉及人工心肺機協助下以剖胸的手術方式來「開心」,除需在胸部插引流管外,術後還需住進加護病房觀察3至5天,缺點是每日需換藥及傷口疼痛,還會在前胸留下至少10公分的疤痕。此外,傳統的開刀方法,患者的死亡率
約有千分之四,更有百分之一的機率發生併發症,包括心包膜積水、心律不整、房室傳導阻滯、感染甚至休克與猝死等。
目前臨床治療方法是以心導管進行心房中膈關閉手術,由鼠蹊部大腿靜脈穿入,當到達心房後則張開封阻器堵住心房中膈缺損處,大約住院3天就可返家休養;因只有在鼠蹊部有針扎,而胸部沒有任何傷痕,術後不需特別的照護,只需每日服用一次預防血栓形成的阿斯匹靈六個月,並定時回診追蹤即可。因此建議,若是經由醫師評估後,採用「心導管心房中膈關閉術」會是較佳的選擇。
黃碧桃醫師提醒,若發現孩子有心臟雜音、氣喘與心律不整或當孩子自述心跳不正常、胸部悶悶、胸痛等不舒服情形時,家長應提高警覺,及早至醫院檢查,若是確診心臟疾病,最好在孩童時期進行手術,因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會引起肺高壓、心臟功能失調及心律不整等,增加手術危險性及術後照顧困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52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536至案540),其中2例自菲律賓入境,其餘分別自法國、印尼及俄羅斯入境。新增5例境外移入病例 分自法國、菲律賓、印尼、俄羅斯入境指揮中心表示,案536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長期於法國工作(前次自台灣出境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乾眼症的常見症狀有眼睛乾澀、燒灼感、眼白泛紅、吹到風會更不舒服,有時也會出現畏光、短暫視力模糊、分泌物或單純眼睛疲勞。乾眼症最大的主因是年紀老化,因此40、50歲以上的人、停經女性是好發族群。除此之外,有些免疫疾病、皮膚疾病或長期使用隱形眼鏡、3C產品、眼藥水、服用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橫膈膜裂孔疝氣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嚴重時不僅會造成胃食道逆流,也可能因胃壓迫至胸腔器官,造成心悸、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指出,若發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接受藥物治療後,仍無法改善,這時就可評估是否因橫膈膜裂孔疝氣所引起,目前治療上可藉由微創手術,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運動對於健康好處很多,尤其還能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指出,許多癌症雖因老化、性別、基因等先天因素埋下危險因子,但後天包括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等危險因子卻是能夠靠你我去改變,只要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就能幫助降低包括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