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 這3類小孩要注意

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 這3類小孩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公嬤怕口音傳孫子 互動少反釀孫不說話

一位近三歲的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口說話,到醫院檢查評估後,確認聽力正常,但為什麼就是不說話?收治該案例的台大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張綺芬表示,小孩白天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因國語口音不標準,擔心會影響孩子未來說話發音,所以都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看電視,鮮少有過多口語互動。

這位小朋友有什麼需求都靠比手劃腳加上簡單的『嗯』聲,家人就明白,張綺芬組長說,不要因為小朋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滿足他們的需求,應該透過口語溝通,就算知道小孩想要什麼,仍然要口頭確認,無需擔心發音是否標準,讓小朋友能透過模仿問句中的關鍵詞句開口說話,也建議父母每天可以至少花5至10分鐘時間陪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協助語言發展。

這三類小孩不張口 恐因語言發展受影響 

不說話的小孩到語言治療科就醫時,首先會確認小朋友聽力是否正常,若有聽力障礙,周遭環境的聲音沒有輸入,小孩恐怕就難開口輸出。這類小孩因為聽力差,治療上需要先配助聽器矯正聽力,或是中耳發炎導致聽力受損,需要先治療才有助於語言發展。

小朋友若是不喜歡人際互動,也不關心周遭互動的人,更傾向於不開口說話。張組長指出,這類小孩可能有人際互動或情緒行為上的問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自閉症患者。另外,全面發展遲緩或認知發展緩慢的孩子,因為學習速度慢,導致口語發展也較慢,有較高機會晚開口說話。這兩類孩子則需要先透過聽話理解、口語表達等評估,再做語言治療,改善問題。

語言發展遲緩與否 玩玩具也能看得出

張組長指出,有些小朋友在玩玩具時,會透過口語表達對玩具的想像,例如邊玩積木、邊說著想把積木堆成城堡、堆火車或是火車過山洞等語句;若是認知遲緩的小孩,玩玩具時則較少創意,只會拿起積木疊疊丟丟,較沒有特殊劇情及目的。

要小孩張口 大人也要做功課 

想協助小孩有更好的語言發展,大人在日常相處時,盡可能引導小朋友的語言表達,張組長舉例,『媽咪幫你洗澡』、『現在在用什麼幫你擦擦?肥皂』等等,讓小孩能在情境下了解詞彙,帶領孩子跟著大人慢慢開口說話。

張組長補充,小孩長了牙時,鼓勵家長不要只餵小朋友吃軟爛食物,可以餵食一般食物,讓小朋友透過咀嚼,發育咬合肌,也有助於語言發展。無論小孩語言發展正常與否,想讓小孩能有更好的口說能力,大人要做的功課其實也不能少。

【延伸閱讀】

35歲乳癌罹病五年肺轉移 CDK4/6助縮小腫瘤90%

肺腺癌雙標靶 一線治療突破1年瓶頸

線性提拉打造高挺美鼻 五官更立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運動飲料真的有像大家說的那麼好嗎? 運動飲料的價值,在科學界與體育界是個熱議話題。不過在各種意見紛呈之中,有一件事很清楚:運動飲料不僅對大多數消費者沒有用,而且還是健康的禍害。普通消費者或業餘運動員最不需要的,就是灌進熱量、糖與鹽。雖然對於重度耐力運動員,使用運動飲料的確很合理,但水和固體食物才是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30歲的準人妻,脖子裡藏了一顆8公分的甲狀腺結節,由於擔心引人側目與言語關心,她總是留著一頭長髮把脖子的巨大結節遮住。豈料,與未婚夫的婚期將至,才下定決心要在穿上婚紗之前,將共生已久的甲狀腺結節切除。甲狀腺腫瘤過大恐壓迫氣管、食道 高雄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半夜肚子突然好痛,我要努力撐到天亮,還是掛急診?」臺北榮民總醫院李偉強醫師表示,急性腹痛原因很多,如果半夜急性腹痛時,可以先寬鬆衣物與溫敷疼痛部位,調整自己最舒服之姿勢,並留意疼痛的嚴重度、頻率及相關徵兆,若症狀未能緩解,甚至於出現吐血、血便、呼吸心跳加速、意識模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案1022與案1023,都自菲律賓入境;同時案1012例補教老師境外移入個案,22名應採檢接觸者完成檢驗,PCR與抗體皆為陰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案1022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