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 這3類小孩要注意

快三歲還不開口說話? 這3類小孩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公嬤怕口音傳孫子 互動少反釀孫不說話

一位近三歲的小朋友,在家都不開口說話,到醫院檢查評估後,確認聽力正常,但為什麼就是不說話?收治該案例的台大醫院語言治療組長張綺芬表示,小孩白天由阿公阿嬤照顧,他們因國語口音不標準,擔心會影響孩子未來說話發音,所以都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看電視,鮮少有過多口語互動。

這位小朋友有什麼需求都靠比手劃腳加上簡單的『嗯』聲,家人就明白,張綺芬組長說,不要因為小朋友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滿足他們的需求,應該透過口語溝通,就算知道小孩想要什麼,仍然要口頭確認,無需擔心發音是否標準,讓小朋友能透過模仿問句中的關鍵詞句開口說話,也建議父母每天可以至少花5至10分鐘時間陪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協助語言發展。

這三類小孩不張口 恐因語言發展受影響 

不說話的小孩到語言治療科就醫時,首先會確認小朋友聽力是否正常,若有聽力障礙,周遭環境的聲音沒有輸入,小孩恐怕就難開口輸出。這類小孩因為聽力差,治療上需要先配助聽器矯正聽力,或是中耳發炎導致聽力受損,需要先治療才有助於語言發展。

小朋友若是不喜歡人際互動,也不關心周遭互動的人,更傾向於不開口說話。張組長指出,這類小孩可能有人際互動或情緒行為上的問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自閉症患者。另外,全面發展遲緩或認知發展緩慢的孩子,因為學習速度慢,導致口語發展也較慢,有較高機會晚開口說話。這兩類孩子則需要先透過聽話理解、口語表達等評估,再做語言治療,改善問題。

語言發展遲緩與否 玩玩具也能看得出

張組長指出,有些小朋友在玩玩具時,會透過口語表達對玩具的想像,例如邊玩積木、邊說著想把積木堆成城堡、堆火車或是火車過山洞等語句;若是認知遲緩的小孩,玩玩具時則較少創意,只會拿起積木疊疊丟丟,較沒有特殊劇情及目的。

要小孩張口 大人也要做功課 

想協助小孩有更好的語言發展,大人在日常相處時,盡可能引導小朋友的語言表達,張組長舉例,『媽咪幫你洗澡』、『現在在用什麼幫你擦擦?肥皂』等等,讓小孩能在情境下了解詞彙,帶領孩子跟著大人慢慢開口說話。

張組長補充,小孩長了牙時,鼓勵家長不要只餵小朋友吃軟爛食物,可以餵食一般食物,讓小朋友透過咀嚼,發育咬合肌,也有助於語言發展。無論小孩語言發展正常與否,想讓小孩能有更好的口說能力,大人要做的功課其實也不能少。

【延伸閱讀】

35歲乳癌罹病五年肺轉移 CDK4/6助縮小腫瘤90%

肺腺癌雙標靶 一線治療突破1年瓶頸

線性提拉打造高挺美鼻 五官更立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日常的診間中常常會遇到膝蓋不舒服的患者,抱怨著在上下樓梯時膝蓋便會疼痛,或是出外上廁所蹲下跟站立時有困難等等,經過檢查後常常發現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圖文記者林渝樺、影音記者田柏升報導】心臟蹦蹦跳不舒服 檢查找不到原因 你最近感到心悸、心臟不適嗎?近來坊間有許多行動裝置具有監控心律功能,去年底,食藥署核定Apple Watch心電圖功能(ECG)為二級醫材,感覺到心律不適時,按壓手錶30秒就能及時記錄心電圖,這樣的監測功能很便利,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相信有工作到深夜或者是夜深欣賞電影時肚子餓了,雖然知道吃宵夜會對身體不好,有時不免想打開冰箱吃小點心,根據克里福蘭醫學中心,夜深吃宵夜不僅會增加體重,也不利消化和睡眠,還會給你帶來更多的風險。進食時機關鍵 晚上代謝緩慢A.MarcGillinov醫學博士說,正常的清醒時...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新冠肺炎並沒有因為新的一年而離開我們。近日台灣又有新增的本土病例,而知名醫師江坤俊在facebook上呼籲,請民眾要多補充「維生素D」,表示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缺乏維生素D得到新冠肺炎的機率會上升,預後也會比較差。一起以吃抗疫,儂編為各位整理了7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