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檢發現體脂高,有脂肪肝怎麼辦?營養師教你三原則,減脂沒這麼困難!

這個月是好食課和許多公司的健檢月,拿到報告發現開始有紅字,血糖?血壓,甚至還有脂肪肝!怎麼辦?其實這很多都源自於肥胖問題!這次,好食課營養師要來和大家分享改善體脂和脂肪肝的三大原則!

 

青壯年普遍有過胖與脂肪肝問題

研究顯示,19-44歲的青壯年族群中,男生與女生體位過重的比例分別超過40與30%,肥胖進一步會導致許多慢性病,而脂肪肝也是目前常見的問題,有些研究發現脂肪肝比例可達10%,甚至在肥胖族群,脂肪肝比例會達到50%以上!這更進一步增加肝臟病變風險。

這些警訊主要原自生活與飲食型態的問題!把握這三個原則,包準你改善體脂和脂肪肝!

健檢發現體脂高,有脂肪肝怎麼辦?營養師教你三原則,減脂沒這麼困難!

減脂秘訣一:戒精緻澱粉,改吃高纖穀類,如:燕麥片、糙米

目前在飲食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精緻澱粉吃太多,還有含糖飲料喝太多!其實只要將精緻澱粉的量減少,並替換成全穀類和戒掉含糖飲料,基本上體脂控制就達標一半了!國民健康署也建議我們每天的澱粉份量中,至少要有1/3是全穀類,像是燕麥、糙米…等!

但為什麼吃全穀會幫助減脂呢?就以燕麥來解說吧!

健檢發現體脂高,有脂肪肝怎麼辦?營養師教你三原則,減脂沒這麼困難!

高纖幫助調節腸道菌叢,促進脂肪代謝!

全穀類是膳食纖維豐富的來源,以健康食品認證不易形成體脂肪的燕麥片為例,市售的一包隨手包所含的膳食纖維就有約3.7公克,若案建議攝取2包,就可以獲得7.4克的膳食纖維,因此每天吃2包燕麥片,就可以輕輕鬆鬆補充到膳食纖維,達到高纖全穀的型態!

燕麥的膳食纖維中,又有比較特別的 β-聚葡萄糖,過去針對β-聚葡萄糖的研究相當多,像是調節血糖、改善脂肪肝和幫助減重等等。在機制方面,能作為腸道益菌的原料,幫助調整腸道菌叢。過去在相關研究中即指出,這類的膳食纖維經過發酵後,可以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進一步有以下功效與機制:

1. 抑制食慾:短鏈脂肪酸刺激腸道,進一步分泌腸道激素而影響腦部,抑制食慾,增加飽足感。

2. 抑制體脂肪合成:腸道激素可以調節脂肪細胞,抑制脂肪細胞的脂肪合成效果

3. 調節脂肪肝功能:短鏈脂肪酸可以被吸收到肝臟中,抑制體內膽固醇合成,同時也幫助改善脂肪肝現象!

所以根據這些機制,燕麥片是非常適合想要減脂,脂肪肝的族群作為全穀的主要來源。不過,所有的食物過與不及都不行,綜合我們的生活型態,建議一天兩包剛剛好,市面上有許多即沖即食的燕麥產品,對此營養師建議可選擇具有健康食品認證的燕麥片,才能達到健康效果。

早上以牛奶沖一包燕麥片,下午可以用燕麥片配優格,正餐減少白飯,可以選擇五穀飯,這樣就能夠吃足又不過量囉!

減脂秘訣二:真的戒糖吧

戒糖非常重要!很多人想要輕盈一點,選擇飲料時就選擇少糖或半糖,但實際上糖量都還是很多,而糖更是我們形成脂肪的主要來源。所以在炎炎夏日中,飲料就選個無糖茶、無糖氣泡水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消暑解渴又沒負擔!

減脂秘訣三:常態運動,達到7333目標

運動,是甩油減脂的不二法門!有氧運動可以讓我們處於「燃脂區間」的心率,且時間可以比較長,幫我們消耗熱量。重量訓練則可以幫我們訓練肌肉,提升「後燃效應」,增加基礎代謝率!

政府正在推動7333的目標,也就是一週7天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率達到130,這樣的運動習慣養成了,再搭上高纖全穀、真正少糖的生活,就可以幫助我們好好甩油減脂囉!最後,好食課營養師們,也用高纖的燕麥搭配了一週減脂菜單,讓你跟著吃來幫忙甩油吧!

健檢發現體脂高,有脂肪肝怎麼辦?營養師教你三原則,減脂沒這麼困難!

文/林世航 營養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26歲女性,某次突然感到右下腹劇烈抽痛,且合併有心悸、冒冷汗等症狀,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原來是卵巢囊腫發生扭轉造成,經由腹腔鏡手術治療後,所幸已無大礙;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永隆指出,出現卵巢囊腫扭轉破裂出血,會使患者感到疼痛、頭暈、心悸等症狀,這時應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每天面對鏡子往往能注意到脖子是否有異常,或是洗臉或洗澡時,按壓脖子就能發現是否有異樣!當發現到有頸部腫塊時,高度警覺的人,除了尋求醫療幫助外,往往會擔心頸部腫塊是否有惡性變化的可能。相對的,有些人則對於頸部發生腫塊,卻不知其重要性,而未接受進一步的診療和處置。 根據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晚婚又晚生,再加上經濟壓力,致使孩子都生得少,甚至會選擇只生一個孩子,以致出現許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家庭中不再有兄弟姐妹可以互相玩耍,以及互相學習的情形下,家長該如何來教養獨生子女呢? 臨床心理師柯書林表示,確實有家長因為獨生子女的教養而來求診,其中有人是因為在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16歲的何同學,日前與家人一同攀登海拔3200多公尺的嘉明湖,當晚到了避難山屋休息,卻突然頭痛、氣喘、心臟狂跳,發生了可能致命的高山症;所幸,山屋設有「攜帶型加壓袋」,現場的高山嚮導立即幫助何同學躺入袋內,才安然度過危險期。 攜帶型加壓袋 男高生保住性命 何同學回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