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三峽恩主公醫院7確診1死 院方:非院內感染

快新聞/三峽恩主公醫院7確診1死 院方:非院內感染

三峽恩主公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一名病人因肺炎入院,當天PCR採檢陰性,不過後來轉為陽性。後續陸續造成同病室3名病人、1名看護、1名照服員、1為護理師確診,其中1名高齡92歲的病人確診當天就死亡。三峽恩主公副院長蔡卓城今日上午出面說明,這並非院內感染,事情爆發後就已經關閉該樓層,並清潔消毒。

恩主公醫院群聚感染案,共7人確診、1人死亡。蔡卓城上午說明時強調,這並非院內感染,是群聚感染。他指出,該指標個案病人5月22日入院因肺炎入院,快篩和PCR都是陰性,住院期間狀況不理想,同月29日再次PCR採檢才發現呈陽性,趕緊將他隔離到專責病房。

有內部人員爆料,5月29日院內傳出2名清潔人員確診,是否和這起群聚感染有關,蔡卓城表示,這當中確實有人員接觸,不敢說完全沒有關係,不過目前首要就是先治療好全部患者。

內部人員也指出,院方將空病房做為護理人員隔離空間,與一般病人混居,還不整層消毒。蔡卓城回應,發生感染的11樓本來不是專責病房,14、15樓才是。他強調,事件發生後已將11樓關閉清消,護理人員隔離也是一人一室,病房一邊是病人,一邊是接觸的護理人員,空調是分開的。

至於傳出院內護理人員要負責一般病房、又要負責專責病房,未確實分艙分流,醫院量能出現狀況。蔡卓城表示,醫院很早以前就分艙分流,他不敢說醫療量能很足夠,但都有盡量做到分艙分流。他強調,基本上,照顧專責的護理人員就不會去照顧到一般病房。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生物辨識技術在現代被廣泛應用,除了廣為人知的指紋、人臉、虹膜、聲紋辨識,如今隨著科技的大躍進,在未來將有新的技術被推出,那就是靠「心臟」來辨識人體,且還能從200公尺處就能開始進行身分辨識,讓人相當吃驚。 綜合外媒報導,其實近年來許多高端國家都在研發遠程辨識技術,如文...

閱讀詳情 »

▲如果撞擊力道強、傷口大,日後轉變為腫瘤的機會也較大。(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碰!大力撞一下,竟撞出「腫瘤」。一名47歲男子,2年前不小心撞傷前額,當下就有瘀血腫塊,消腫之後,卻始終殘存一點皮下腫塊,且越變越大,最後前額正中央凸起乒乓球大的腫瘤,外觀有如獨...

閱讀詳情 »

▲進食困難體重急降,小心罹患食道遲緩不能症。(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幾個月,體重快速下降十多公斤!67歲的周先生,20年來常火燒心、胸骨後疼痛及間歇性吞嚥困難,長期使用胃食道逆流治療藥物卻無明顯改善,近年來吃飯或喝水更有食物卡在食道中的感覺,還伴隨嘔吐,體重狂掉,檢...

閱讀詳情 »

近年來,全球勞工過勞死的狀況層出不窮,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然而,今 (2019) 年甫落幕的世界衛生大會 (WHA) 決議,首度將「過勞」納入國際疾病分類,認為工作過勞雖不是一種疾病,但卻可能影響個人健康狀態!  2019年5月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事業衛生大會,專家決議將「過勞」納入「國際疾病分類」,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