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美國縮短隔離期為7至10天 羅一鈞:其他國比照縮短要仔細斟酌

快新聞/美國縮短隔離期為7至10天 羅一鈞:其他國比照縮短要仔細斟酌

美國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確診數已逼近1400萬大關,當地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則建議「接觸者」隔離期從14天縮短為7至10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他國家疫情控制良好,若是比照縮短就得還要仔細斟酌,我國是否認為縮短隔離期間有其必要性,還必須經過專家會議討論。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美國今天新增20.5萬確診、超過2700患者死亡,全境更是累計10萬名患者住院。

正當疫情持續肆虐美國之時,《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CDC依據武肺潛伏期更新了相關指引,建議接觸者若檢測陰性且沒有症狀,可以7天後結束自我隔離。若是接觸者沒有檢測則必須自我隔離10天,並繼續自我觀察4天是否有出現症狀。

羅一鈞指出,美國對於自主隔離的約束力並不強,當地能夠按照建議14天進行自主隔離的個案非常少,官方迫於壓力而參考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來進行模型推估,才會決定縮短隔離期作為替代方案,但仍優先建議檢疫14天。

美國兩個替代方案中,羅一鈞說,10天不用檢驗就可以出來,這樣可能造成傳染機率縮小到1%,估計值上限則有12%,仍有輕微誤放的機率,但縮短至7天檢驗陰性解除隔離,誤放機率估計值5%、上限10%。

「誤放機率並不是0!」羅一鈞坦言,考量當地疫情嚴重,1%或5%對美國或許影響不大,但其他國家疫情控制良好,若是比照縮短就得還要仔細斟酌。至於,我國是否認為縮短隔離期間有其必要性,還要經過專家會議討論。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雖然上半年不少活動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但羅東博愛醫院推行多年的員工健康促進計畫未停歇, 5月起舉辦為期8周的健走比賽鼓勵員工動起來,215名員工參與,6月成績驗收發現,活動期間內員工總步數超過1億2千萬步,換算公里數可以繞地球兩圈!  拚增肌減脂 夫妻檔...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也是列為法定傳染病以來年紀最小的肉毒桿菌中毒案例,該名北部4個月大男嬰,懷疑禍首可能是被餵自家製副食品的胡蘿蔔泥、高麗菜泥等,而食藥署提醒,肉毒桿菌中毒主要有4種感染形式,民眾千萬留意。 根據疾管署的疫調,該名男嬰...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夏天又悶又溼,不少女性都有難以啟齒的困擾,容易陰道反覆發炎感染不易痊癒,用藥雖短暫好轉,但過一陣子又復發,不斷惡性循環,除了刺痛與搔癢不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更提醒,夏天陰道炎好發恐害不孕體質,可能就是不容...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氣溫飆升,一出門不但滿身大汗,還要慎防曬傷!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曬傷主要是因為太陽光紫外線中有UVA、UVB造成皮膚的傷害,輕則曬黑,接著皮膚就可能出現紅腫熱痛與脫皮,嚴重者還會增加皮膚癌化的風險,提醒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應養成防曬習慣,以避免曬傷。  烈日當頭,在戶外活動若做好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