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新聞/陳椒華轟ACIP委員「懂混打?」遭撻伐 發文急道歉

快新聞/陳椒華轟ACIP委員「懂混打?」遭撻伐 發文急道歉

隨著高端疫苗的EUA通過,指揮中心在7月25日宣布經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諮詢委員決議後,將開放AZ和mRNA疫苗混打,此決定遭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嗆聲:「你們懂免疫橋接? 你們懂混打?」。引起各界批評後陳椒華昨在臉書道歉並強調,日後會先讓工作小組先向專家請教再去探討議題。

指揮中心7月25日宣布疫苗混打後,陳椒華在臉書貼文質疑,ACIP的17位委員中,包含11位小兒科醫師,2位婦產科醫師,2位感染科醫師,2位醫師,還有其他5位其他「不知名」的委員,並說這些醫生瞭解免疫橋接嗎?她更問,「你們懂混打?」呼籲這些委員們公開相關研究報告與文獻。

對此,婦產科醫師林靜儀26日在臉書發文解釋,台灣幾乎是世界上提供最多公費疫苗接種項目的國家,接種的時程、必要性、公衛影響、副作用與新的免疫資訊,都是小兒免疫專家們定期討論出來的。林靜儀反問:「你多久沒有看過小兒麻痹和日本腦炎的患者了?」更狠嗆「立法委員攻擊ACIP這幾位專家,這勇氣是誰給妳的?」她強調,請先感謝他們保護了多少孩子免於感染症的嚴重傷害與死亡。

對此陳椒華昨在臉書發文滅火道歉,表示昨晚倉促發文,沒有充分了解疫苗議題,各位朋友的意見我都看到的,並針對幾項錯誤道歉:

一,小兒科醫師和小兒感染科醫師是臨床上對疫苗最為熟悉且最關心的一群醫師,各科醫師也有相關專家。已理解,很抱歉。

二,混打議題超過自身能論述的專業,新興疫苗在科學上有太多的未知,應用開放心態去理解所有意見。越是缺乏穩定疫苗供應的國家,越需要混打來增加疫苗施打彈性,AZ疫苗後混打或補充Boost劑型也是正向的議題。

陳椒華表示在與幕僚和幾位醫師充分討論後,深深覺得自己的不足,作為立法委員要探討議題,必須更細膩更用心,昨晚的發文的確不妥,已深切檢討,做出調整,期望能不辜負民眾對個人的期待。

最後,陳椒華也指出時代力量的資源有限,仍很關心社會議題、關心政府行政透明與公民參與,但的確缺乏許多專業人士的參與。會記取這次錯誤,日後在議題探討上,會讓工作小組先向更多的專家請教,也請各位朋友日後能繼續給予寶貴意見,再次感謝!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相關推薦

你可能幫相機安裝過濾鏡,讓相片呈現出各式各樣的風貌,但是有一款「小白濾鏡」卻會不請自來,讓影像變得昏暗、模糊,更麻煩的是這款濾鏡裝在眼睛裡,不是想移除就能輕易移除!這款風靡世界,全台已有百萬人安裝的「小白濾鏡」,便是白內障。白內障是因為眼睛中原本清澈透明的水晶體病變、混濁,所以看東西時會越來越模糊。...

閱讀詳情 »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核准發售居家快篩試劑超過兩個月,疫情逐漸趨緩後,民間單位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隨著民眾使用快篩試劑的經驗與需求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跟民眾分享快篩試劑的挑選與操作方法。居家快篩優點:及早發現、阻斷疫情為了避免群聚及降低醫療量...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苦等5個月,遲遲等不到「鬆綁」希望,國內八大行業忍不住了!今(14)日下午自救會代表十多人找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所在地的衛福部疾管署門前陳情抗議,高呼「八大非破口」、「還我工作權」,強調八大行業為疫情背鍋,配合政府停業是第一個,復業卻遙遙無期,他們不要不切實際又領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死亡個案雙雙「+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這8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來自5個國家。 莊人祥說,今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6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