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限制逐漸鬆綁…該準備快篩試劑了?醫傳授5妙招提升快篩準確度

疫情限制逐漸鬆綁…該準備快篩試劑了?醫傳授5妙招提升快篩準確度

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

核准發售居家快篩試劑超過兩個月,疫情逐漸趨緩後,民間單位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
隨著民眾使用快篩試劑的經驗與需求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跟民眾分享快篩試劑的挑選與操作方法。

居家快篩優點:及早發現、阻斷疫情
為了避免群聚及降低醫療量能,陳宥達表示,民眾也能在家自我快篩,費時更短,而且地點不受專業設備及人員限制。

然而,民眾不清楚該如何進行快篩,以及什麼時候應該篩檢。陳宥達表示:

1.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
2.居住在感染病毒比例高的地區
3.曾去人潮眾多的地方
4.咳嗽、輕微發燒等症狀
疫情限制逐漸鬆綁…該準備快篩試劑了?醫傳授5妙招提升快篩準確度
而民眾如果有疑慮,在疑似發生接觸的兩周內,每五天進行一次篩檢,之後每周進行一次即可,期間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建議可以儘速就醫診斷。

核酸檢測VS抗原檢測 哪個準確?
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品牌很多,民眾應該怎麼選擇?陳宥達說明,居家快篩試劑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

核酸檢測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在病毒量低的時候就能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高,約為97%,但所需費用較高、時間也較長。

抗原檢測則是運用可以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就像鑰匙與鎖配對結合開鎖的概念,操作方便,而且花費時間較短,但需要較多病毒量才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低,約為90~94%。

不論是核酸檢測或者抗原檢測,兩者都是從鼻腔採檢,因為鼻腔的病毒量比口腔更多。【推薦閱讀:5分鐘快速搞懂~新冠病毒核酸/抗原快篩與PCR檢測差在哪?Ct值代表什麼意思?

疫情限制逐漸鬆綁…該準備快篩試劑了?醫傳授5妙招提升快篩準確度
該選核酸快篩還是抗原快篩?
至於民眾應該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快篩試劑?
陳宥達分享,如果染疫風險不高,或是進行定期快篩管理者,考量到成本,建議可以選擇抗原檢測即可,但如果三天內曾有高風險與確診者接觸過的話,則該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

如果出現CT值過高、無症狀感染者或是採檢不確實,都會影響檢測的準確度。

民眾如果擔心自己出現偽陰性,也就是已經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陰性,陳宥達建議,五到七天後再做一次快篩,解除心中的疑惑。

假設快篩結果呈現陽性,或者民眾身體出現不舒服症狀,無論是否為偽陽性(並未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陽性),陳宥達認為,都應該快速通報各地衛生局、接受進一步檢測。【推薦閱讀:抗新冠從腸道做起?醫師提「抗疫」的4關鍵

正確使用快篩5妙招
由於居家快篩試劑必須自行操作,民眾在閱讀說明書後可能還是有疑惑。陳宥達說明,民眾最常產生失誤的五個重點:
疫情限制逐漸鬆綁…該準備快篩試劑了?醫傳授5妙招提升快篩準確度
1.操作前清潔雙手:如果雙手不乾淨,細菌可能會汙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
2.仔細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已經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3.要使用之前再開封:有些民眾習慣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反而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4.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拭子如果浸泡不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將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5.擺放日期拍照存證: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證明使用。
 
最後陳宥達補充,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應參照各廠牌的說明書。當所有檢測步驟完成後,也要妥善處理廢棄物,避免環境汙染。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氣溫逐漸轉暖,溫暖、潮濕的天氣又讓香港腳一再復發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台灣氣候高溫、多雨,正適合黴菌滋生,也讓許多香港腳(足癬)患者病況反覆發作。柳醫師提醒,想要預防香港腳,最重要就是要保持足部的乾燥、透氣,包括洗完澡要徹底擦乾腳底與腳趾間隙,外出盡量穿著透氣的鞋款,並穿棉襪吸汗;若有香...

閱讀詳情 »

你可能聽說過「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句話,但你知道「耳朵是心臟之窗」嗎?心臟有沒有生病,其實從耳朵的狀態可以看出端倪。大多數人的耳垂都是平滑無痕,但像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他們的耳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耳垂上有俗稱「冠心溝」的橫紋。有研究指出,如果耳垂出現對角線摺痕,表示未來罹患心肌梗塞的...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口腔中超過20顆牙的比例不到六成,80歲全口無牙比例達12%以上。但掉牙已經不是老人的專利,現在25到39歲的年輕世代竟有高達4成5的人出現缺牙情況。可別以為掉牙頂多就難看了點,掉牙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嚴重將導致整口牙齒都爛光!因此,如何保健牙齒已成為...

閱讀詳情 »

不論開車、騎車,視力都是很重要的一環,白內障的患者視力越來越模糊,不僅影響日常生活,若晚上開車出門,更有可能因為眩光而造成意外,非常危險。加上現代人也越來越晚退休,用眼的需求比以前更大更久,宏觀眼科診所張雪麗醫師表示白內障若已達手術治療的時機,應儘快手術,以免對視力造成影響,甚至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