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快量一下!「心跳一年比一年越跳越快」 研究驚曝:死亡率恐增2倍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發現自己「心跳越來越快」,當心死亡風險正在飆高!新光醫院心臟內科團隊今(30)日發表最新的心跳軌跡研究,分析金山地區3400名居民長年之間的心跳軌跡,發現心跳變化的軌跡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心跳越快,死亡率呈線性增加,平均心跳數10年內不斷上升的群眾,死亡率是心跳穩定者的2倍以上。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博士魏承駿表示,該研究主要由台大醫院在1990年到2013年進行,其中觀察4年的心跳變化趨勢,每年量測,他形容有如股市K線圖般,串連起來,再用以預測未來數年間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等風險。

研究發現,心跳變化的軌跡和死亡率有密切關係,如果一個人的心跳越快,死亡率恐呈線性增加;而原本心跳很快的群眾,如果能夠把心跳控制下來,發生死亡的風險其實可以下降到和穩定群眾一樣的。

魏承駿說,影響心跳變快的因素眾多,包括量測時間點,白天晚上不一樣,另外若情緒緊張、體溫高低、胖瘦乃至有貧血、甲狀腺等問題,皆可能影響心跳速度,因此,心跳可以說是一個人的綜合健康指標,而如果一個人本身心跳即快,也可能提高疾病發生機率,屬於一種惡性循環。

魏丞駿說,新近台灣本土的心衰竭調查,絕大多數病患心跳都偏高,即使有規則門診追蹤者也是如此,再一次反映了心跳是被大多數人所忽視的生命徵象,理想上最好的心跳是控制在55到60下。而觀測心跳要自己跟自己比,利用穿戴裝置也好,養成長期量測心跳的習慣,只要發現近幾年來心跳越來越快,就是警訊,可能潛藏疾病。

魏丞駿提醒,突然的心跳增加,可能要合理懷疑身體出了問題,貧血、甲狀腺異常、心臟病、糖尿病,甚至癌症都有可能,心跳變快絕對是身體亮紅燈的的警訊,不可輕忽。如果你是已經有慢性疾病的群眾,心跳的變化與軌跡就更重要了,就目前的醫學研究,心跳的快慢對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症)3種病人影響最大,這些病人心跳大於70下死亡風險就開始增加。

尤其是心臟衰竭的病人,魏丞駿指出,一般典型的表現就是血壓低,心跳快,因為心臟的功能好比一個馬達,心臟衰竭就像是馬達故障乏力了,每收縮一次只能送出少量血液,所以必須加快它跳的次數來勉強補足它的功能,而加快的心跳又會更加消耗已經疲累不堪的心臟,像是一個惡性循環,必須要打斷它,讓心臟休息,才有好轉機會,控制好心跳就和控制好血壓一樣重要。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年吃8千萬顆、36款胃潰瘍藥8月起禁用! 驚爆放越久、致癌物越多

「黑咖啡」護心? 醫籲:心律不整「咖啡因瞬變催命符」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多如繁星的病毒 水痘、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A型~E型) 單純皰疹病毒、脊髓灰質炎、流行性腮腺炎 HIV(造成愛滋的病毒) SARS、天花、狂犬病、登革熱 黃疸症、伊波拉出血熱 常見的感冒喉嚨痛 常見的感冒腹痛 大家所知道的,能列舉出來,有名的病毒種類也不出這些,而且基本上藥對病毒是沒有效的。 &...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首批武漢包機台商,除了1人發燒一下飛機就確診尚在醫院治療當中之外,其餘246人明(18)日早上6點隔離期滿,可以回家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解除隔離之前,檢疫所會再針對所有人量測一次體溫,並且要求全程戴上口罩直到抵達家門。 ...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最新發展,一家人已有4人確診,但最重要的傳染源頭是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透露已鎖定一名1月22日返台的浙江台商,但病毒檢驗結果呈陰性,須經進一步抗體檢驗釐清,而曾在「社區感染」一詞上改口遭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