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怕染新冠肺炎不敢就醫 婦送醫一驗竟是「這病」害半癱

怕染新冠肺炎不敢就醫 婦送醫一驗竟是「這病」害半癱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85歲的張奶奶,患有三高及心律不整,平時規律服藥也能自理生活,但上午到菜園種菜時,起身感覺右腿麻,中午吃飯時右手無法拿筷,家人見狀起初並不在意,加上疫情籠罩不想進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送急診後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因錯失黃金治療時間,張奶奶現右側全癱,讓醫師大嘆「很遺憾」。

中風分2種 7成屬缺血性腦中風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紫英表示,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前者是因血栓塞住血管,使血流無法通過,造成組織缺氧;後者是因腦部血管破裂,使血流溢出血管,造成局部組織壓迫及缺氧,兩者都會出現中樞神經學症狀,如肢體無力、感覺麻木、吞嚥困難、語言障礙等。其中有高達7成的腦中風病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

把握黃金救援3小時 錯過治療期恐致腦壞死

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於中風後3小時內,可以採取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方法,增加復原機會,或配合腦血管攝影,在6小時內啟動動脈取栓術,在動脈內放置支架進行取栓,來降低腦組織受損的範圍。黃紫英主治醫師指出,因張奶奶到院時為時已晚,故僅能使用傳統通血路藥物,如抗凝血劑、血小板抑制劑等藥物,防止血栓繼續生成擴大及預防二次中風,但無法將已阻塞的血栓溶解並打通血管,而拯救腦組織免於缺血壞死的傷害。

辨識中風口訣 「臉、手、說話、119」

黃紫英主治醫師提醒,當自己或親人朋友出現1. 臉:臉部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2. 手:雙手平舉10秒出現單側手臂下垂,3. 說話:口齒不清及言語表達障礙,4. 119:就應立即撥打119送往急診,接受評估及可能的積極治療。而防疫期間若發現家人出現中風症狀,更不能輕忽,才能把握搶救中風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增加復原機會,避免日後生活品質打折扣。

【延伸閱讀】

白內障手術新選擇 「精準微脈衝」安全快速精準到位

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慢性腎臟病新藥療效佳 臨床試驗提前終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密切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奇美醫學中心於1月27日,成為中央指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的檢驗機構。近日因大陸傳出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節節上升,導致民眾人心惶惶,網路上也開始出現許多防疫妙招,但事實上多數都是沒有根據的訊息。   NG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7)日早晨明顯能感覺涼意,中央氣象局表示,大陸冷氣團來襲,台南以北、宜蘭地區,凌晨與深夜低溫下探12度,預計到影響至下周一。天氣影響下,其實目前國內傳染病最大的威脅,恐怕不是武漢肺炎而是流感。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資訊,流感目前仍在高峰期,近期疑似病例約10萬人。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多重慢性疾病老人得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但面對藥袋上各種藥品,一不小心就會忘記如何正確服用,甚至忘記何時該吃藥,為了幫助老年人能安心服藥,高醫藉由工研院文字轉語音技術,加上藥師創意的發想,將藥袋智能化;高醫藥學部副主任呂英豪指出,智能藥袋除了能提醒民眾何時吃藥,更重要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沒有特效藥,美國傳出原本研究治療伊波拉病毒的實驗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似乎對武漢病毒有效用。外傳中美兩國計畫合作,確認這款藥物是否有實際效力,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則說,已經向研發藥廠接洽,希望能取得藥物,台大醫院則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