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症不等於重症 急診前先思考這三件事

急症不等於重症 急診前先思考這三件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不少人以為,若是生病或受傷,只要掛急診,就可以快速地得到醫療照護,導致許多輕症病患,只有一有不舒服,就「習慣性」到大醫院掛急診就醫,造成真正需要緊急照護的患者錯失黃金治療期,也讓醫院急診過度壅塞,形成民眾與院方雙輸的局面。
根據統計,醫學中心平均約有3.2%就醫民眾於急診室等待超過48小時,其中更有一家的比例超過15%,對此,北市衛生局醫管處處長何叔安表示,民眾應把「急診三步驟」原則牢記在心,才不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民眾等待就醫時間過長:
一、養成正確就醫觀念:大病大醫院、小病小醫院
急症並非皆屬於重症,醫院處置量能有限,往往為了處理輕症病患,影響重症病患緊急處置,民眾有突發不適時,可以先至小醫院或診所看診。經醫師評估後,依病況再考量是否轉診至大醫院,如此可讓急重症病患及早獲得周全的急診照護,亦養成正確就醫觀念。
二、配合到院前、到院後轉診機制
民眾搭乘救護車前往醫院,會先經過消防局救護人員評估,若專業人員認為,病情非屬重症,且欲前往的醫院已通報滿床,此時,救護人員會詢問民眾是否願意至其他就近且適當的責任醫院,若是民眾同意至他院就醫,有助縮短於急診室候床時間;但是,如民眾係自行至大醫院急診就醫,經醫師評估病況可辦理轉院,院方可代為聯繫對方醫院,且安排免費救護車協助轉院並直接入住病房,民眾及家屬可免除等候病床之累,也可較快獲得妥適的醫療服務。
三、轉診時,應索取病歷
當民眾考量醫療資源、就近照顧等因素,主動要求至他家醫院接受治療時,建議民眾可先與醫護人員討論,確認病況穩定後,再辦理轉院,此時,記得向院方申請病歷摘要或檢查報告等資料,提供給下一間醫院,可幫助醫院即時了解病況,也不需要再花費金錢在相同的檢查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來天氣驟變溫差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也隨之增加。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聖中表示,血管阻塞會造成阻塞處下游組織的壞死而產生併發症,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便造成心肌梗塞,而腦血管發生阻塞則造成腦缺氧中風,發生在下肢動脈阻塞則造成腳部組織缺血壞死。在心臟科常常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採購新冠疫苗總量可能再增輝瑞BNT的500萬劑,加上預採購國內1千萬劑,總數可望突破3,500萬劑,但各品牌疫苗效力與保存方式都不同。今(18)日中央流行指揮中心表示,將採資訊化管理施打,民眾有權利拒絕分配疫苗。 指揮中心目前已完成新冠疫苗採購合約,共計有2,0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醫院群聚發生至今約1個多月,清零計畫完成,即將在明(19)日重新營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部桃將採用逐步擴大重啟,負壓隔離病房暫時先不會收治病患;針對全球「重啟」,陳時中評估可能在年底。 陳時中說明,桃園醫院重啟不會「火力全開」,而是逐步開放,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疫情指揮中心發布,今(18)日新增2名境外移入個案(第940例與第941例),分別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入境,來台前3天都接受核酸檢驗呈現陰性,分別在集中檢疫所與醫院自費採檢確診,全台新冠確診累計940名。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940例是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