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性侵受害者易二度傷害 醫:建立友善門診名單

性侵受害者易二度傷害 醫:建立友善門診名單

多名女性日前在父親節於臉書上揭露被性侵的傷疤,且加害者疑似知名社運人士,引發網友關心與不滿。姜冠宇醫師針對性侵也在臉書發表看法,表示受害者公開揭露自身故事,才能得到一點幫助,「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他呼籲,支持性侵受害者的第一線臨床工作者站出來,比照LGBT病人友善求助模式,建立性侵友善門診、急診名單。

性侵受害者自我揭露 容易二、三度傷害

姜冠宇受訪時指出,常見女性受害者被性侵後感覺身體髒了,第一時間就洗澡洗掉體液,再到急診驗傷,或者過了好幾天才至精神科求助,這時往往已失去犯罪證據,「受害者日後只能默默承受痛苦,甚至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

甚至許多受害者隱忍一段時間後,才有勇氣在網路揭露故事。但姜冠宇寫道:「受害者寫出故事來,是要碰運氣的,掀開第一道傷痕在陽光下,就是第二道傷口;運氣不好被批評或被反擊,就是第三道傷口。」

加害者也可能是成功人士 影響救助管道

此外,性侵者是多元的,未必以惡徒方式呈現,也可能是社會成功人士。姜冠宇遇過最慘的案例,

是性侵加害者的社經地位高,甚至串聯受害者求診的精神科醫師,「這位精神科醫師還是主任級的,痛罵受害者:『做那種事又沒什麼!』運用病房資源一起加入嘲笑受害者的行列。」

「這就是三度傷害。」姜冠宇指出,加害者有裙帶關係,恐造成醫護人員不會站在受害者那一邊。如果每一位受害者都要經歷再次傷害,在網路求救、出書,才可能得到一點點幫助,「傷口不會因此平復,只是滿足大眾對於公平正義的速食想像。」

醫籲醫護人員站出來 建立友善門診名單

如何幫助性侵受害者?姜冠宇建議,性侵受害者即是經歷浩劫餘生的一群人,應支持他們,成為他們的支柱,甚至要比他們「更強大」,不要受到受害者情緒左右。除了朋友外,家庭親人的支持也很重要,若家庭就是負面標籤的來源,就要給予更多、更強大的支援。提供受害者可以安心宣洩的管道,比如較友善的醫護單位、心理諮商機構。

姜冠宇呼籲,重視、友善性侵受害者的醫療機構、人員應站出來,比照LGBT(性少數族群)病人友善求助模式,建立性侵友善門診、急診名單,讓受害者更能安心求助。另外,政府應多推廣衛教宣導,教導民眾如何應付關係上的威脅和傷害,以及保全證據的方法。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經血太多 她不治療險丟命

平衡禪養生之道 創始人李深浦教你訣竅

輕忽飯後血糖 65歲翁險失明與截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2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牙齒健康應從小開始做起!但是,有不少家長卻對於每天都有幫寶寶潔牙,但還是出現蛀牙,而非常懊惱;對此,牙科醫師建議,嬰幼兒的口腔保健,應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和潔牙習慣,以減少日後的蛀牙及牙痛,而當寶寶長牙後就塗氟,也可有助於預防蛀牙。台灣兒童的蛀牙情況相當嚴重;根據國民健康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35歲的王小姐嗜澱粉類食物如命,身為烘焙老師的她更是天天甜點不離口,而且從小就有肥胖問題,在生產後體重飆到85公斤,她自行試過多種方法都宣告失敗,以往的錯誤減肥方式導致成為「頑固型肥胖體質」,後尋求醫師協助,中、早餐正常吃,澱粉也不忌,在4個月內成功減下25公斤,原本肥胖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出現首例境外移入H7N9流感病例,患者為53歲本國籍男性,發病前曾於江蘇蘇州工作,返台3天後發病,檢驗結果於4月24日下午確定,目前個案病情嚴重,持續在負壓隔離的加護病房中醫治。指揮中心指揮官、疾管局局長張峰義表示,該病患原本就是B肝帶原者,並患有高血壓,平常在江蘇蘇州...

閱讀詳情 »

陽光、空氣、水是生命三要素,肺部就像是身體的空氣濾清器,因此,重視肺功能,就是重視生命。隨著身體老化、器官功能不再,加上環境污染或長期抽菸、接觸二手菸,都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其實,只要我們多留意肺部病變的警訊,提早接受治療,就能有效防止肺功能惡化。參加講座即獲精緻餐點,歡迎踴躍報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