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性生活活躍者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族群!妳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性生活活躍者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族群!妳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6分鐘護一生,請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耳熟能詳的廣告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子宮頸癌是婦女疾病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更為癌症十大死因中的前10位,而妳對子宮頸癌的了解有多少?哪些人屬於高危險群?日常生活中,又要如何預防罹癌呢?

 

性生活活躍

性生活活躍者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族群!妳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臺北慈濟醫院婦科主任陳國瑚表示,女性年齡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會逐漸增高,在停經前後達到一個高峰。最常見的原因為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加上某些特殊的遺傳因素,導致局部免疫功能下降所致。此外,性生活活躍、太早發生性行為者,患病的機會會比其他女性來得高,需要特別注意。

子宮頸癌絕大部分為HPV病毒感染,和許多人常說的飲食、環境荷爾蒙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陳國瑚醫師說明,女性開始有性生活後,就有可能受到此病毒感染,而HPV病毒分成很多類型,以第16、18、31、33型容易引起子宮頸癌,其他如第6、第11型,則容易引發尖圭濕疣,即是坊間所說的「菜花」。

 

初期症狀不明顯

如同大多數的癌症一樣,子宮頸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陳國瑚醫師指出,癌組織進一步侵犯,會有性行為後的不正常出血,陰道排出有異味的物質等,通常要到較後期時,才可能會有泌尿系統、腎水腫的問題。

 

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性生活活躍者是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族群!妳對它的了解有多少?

事實上,由於國健署有給付30歲婦女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許多患者於癌前病變或零期的時候就發現了,加上近幾年公共衛生的教育與宣導下,使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大幅降低。

除了抹片檢查之外,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是否能有效預防呢?

2006年子宮頸癌疫苗問世,當時都是先以未滿26歲沒有過性行為的女性,為施打的主要對象。原因在於,這個年齡層受HPV病毒感染的機率較低,加上沒有過性行為,注射疫苗的效果更好。陳國瑚醫師補充,有過性行為,疫苗的保護力相對較低。決定接種前,還是先諮詢專業的婦產科醫生評估身體狀況再決定,會比較保險。

【延伸閱讀】

保養子宮的3個小撇步

頭痛、胃痛這樣做,3種神奇的自救術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第32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第27例北部80多歲老翁的31歲女性外籍看護,但棘手在於,該女為非法的外籍看護,指揮中心花費一番功夫才找到人,目前已知其在照顧完第27例後亦曾...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第32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又是新北父子家庭聚群向外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6)日在記者會上親自宣布這項壞消息,第32例是第27例在2月11日至16日住院期間的30多歲女性外籍...

閱讀詳情 »

▲1成被隔離者出現情緒困擾。(照/高醫附醫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球持續有國家淪陷新冠肺炎疫區,為了防堵疫情擴散,國內「隔離」人數也不斷攀升。高醫附醫今(26)日指出,在該院訪視的30名隔離個案中,發現約有1成出現情緒困擾,焦慮、憂鬱、極度不安正是初期最常見3種情緒;精神科醫師建議...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從中港澳疫區回台,卻兩度溜出門趴趴走!台北市衛生局今(26)日公布開罰台北市首例的兩度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趴趴走案例,該名男子分別是在20日以及24日被防疫人員發現居然跑出門倒垃圾、甚至到居家附近的賣場買東西,視規定如無物,除了各別開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