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在產檯上會發生的狀況很多,即使現代醫療技術精良,還是有很多無法事前預測的產科急症,而肩難產就是醫師可能會面臨的重大挑戰。目前為止,肩難產的風險很難在產前預測出來,如果生產時發生肩難產,胎兒可能骨折,嚴重者會造成臂神經叢損傷,甚至缺氧死亡。

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文/陳珮瑜 採訪諮詢/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弘治 攝影.化妝髮型/Bingo Bunny賓果邦尼攝影插畫/鍾如娟

肩難產的徵兆

由於肩難產是屬於主觀判斷,當胎頭伸出來,但因為肩膀卡住,又縮回去,就像烏龜一樣,因而稱為「Turtle Sign」,就會判定為肩難產。而醫師接生時需要將寶寶外迴轉,使其臉朝下配合媽媽骨盆曲線,當寶寶外迴轉後卻無法娩出,也是肩難產的徵兆。胎兒當時尚未能用肺呼吸,仍依賴臍帶,當胎頭縮回去時並不會被悶住,但若是在母體內太久,臍帶被壓住,會導致缺血缺氧而死亡,或發生病變。

容易發生肩難產的高危險族群

1、巨嬰症

統計資料顯示,肩難產案例最常見的是巨嬰症,胎兒若預測體重超過4,500公克,就是高危險因子,發生肩難產的機率約15%。但4,000公克以下的寶寶也有發生肩難產的案例,因此,徐弘治醫師認為,不一定胎兒過大就會出現肩難產,也不一定胎兒小就能順利生產,有50%的肩難產胎兒出生體重小於4,000公克,這只是發生機率與比例問題。

2、高齡初產婦

35歲以上的產婦因為肌肉組織彈性較差,加上營養狀況良好,生下巨嬰的機率高,也容易造成肩難產。

3、前胎是巨嬰

曾經生過巨嬰寶寶,之後再產下巨嬰寶寶的機率較大。但有時是父母身材都高壯,造成寶寶過大。

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4、糖尿病

孕婦本身有糖尿病或是妊娠糖尿病,若是血糖控制不佳,胎兒過大,肩難產的機率會增加。

5、胖媽媽

若是產婦BMI值大於25kg/m2,由於脂肪較厚,胎兒較大,容易造成肩難產。

6、第二產程延遲

經產婦平均分娩時間大約1小時,初產婦約2小時,但現在營養豐富,胎兒普遍較大,因此可能延長產程,造成第二產程延遲,需要藉由產鉗或真空吸引處理,可能會發生肩難產。

7、經產婦生育多次

生育過多次的媽媽,寶寶可能會越生越大。

8、過期懷孕

超過預產期,懷孕達42週的孕媽咪,肩難產的機率會增加到30%。

9、男嬰

一般而言,男嬰體重比女嬰重,體重超過4,500公克的機率較高,因此,懷男寶寶的媽咪風險也較大。

10、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

孕期體重增加過多,除了媽媽產後瘦身不易,也容易養出過大的胎兒。

 

恐佈!容易發生肩難產的10大高危險族群 |媽媽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5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桃園40歲彭先生日前至埔里訪友,突然昏倒失去意識,轉院緊急施行心導管手術,幸運挽回一命,醫師提醒,心血管急症務必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每1秒鐘都很珍貴!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指出,彭先生本身患有川崎氏症,平時有規律服藥,2年前也曾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日前至埔里拜訪朋友,早上起床時突...

閱讀詳情 »

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也是每位家長心中的寶,在少子化的今天,如何強化兒童醫療及衛生福利,讓兒童能夠健康成長茁壯更顯重要。2015年4月2日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簡稱兒研中心)」,同年衛生福利部醫事司挹注經費補助辦理「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計畫」,迄今剛好屆滿4年。 期間兒研...

閱讀詳情 »

許多人以為植牙完後就能一勞永逸,因為植體是高科技金屬,不用擔心蛀牙壞掉,但牙科醫師警告,植牙成功率約95%至98%,成功與否取決於病患術後照顧,植牙雖然不會蛀牙,但仍可能因牙齦發炎,以致齒槽骨萎縮、植體掉落,必須再花錢重新植。 55歲的徐女士,4年前上、下排牙齒出現搖晃,就診發現為嚴重牙周病,狀況...

閱讀詳情 »

1名病患因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而就醫,未料打完止吐藥返家休息後,家屬竟發現該患者表情變得猙獰、扭曲歪嘴且坐立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趕緊送回急診,診斷出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縮寫 EPS),打完抗膽鹼類藥物後,症狀獲得改善。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