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怖!減肥吃「阿勃勒果實」恐害肝毒性 台灣下令禁止製造輸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保健食品成分看似能幫你瘦身、減肥、清宿便,實則可能害慘你!食藥署今(12)日正式公告,將從明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近來頗為流行的阿勃勒果實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因為這款愛美人士眼中有清瀉效果的食品,吃多了恐害肝毒性傷身。

食藥署正式公告訂定「阿勃勒(Cassia fistula L.)果實之使用限制」,規定自2022年7月1日起,阿勃勒果實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阿勃勒又名「臘腸樹」,過去為食藥署「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之「草、木本植物類(1)」品項,允許其果實部位可供茶包、膳食調理包原料或經萃取後作為飲料、錠狀、膠囊狀、粉末狀、顆粒狀等食品之原料,但食藥署重新評估之後,認定阿勃勒果實具食用危害性,決定禁用。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周珮如表示,阿勃勒果實所含活性成分主要為羥基蒽類衍生物(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國際間已有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具有安全上之疑慮,長期吃有肝毒性問題。

周珮如指出,目前國內的阿勃勒果實產品多為自國外進口的助排便保健食品類產品,因為羥基蒽類衍生物有促進腸胃蠕動、清瀉效果,而被民眾視為瘦身、減肥、清宿便的聖品。

周珮如強調,依據目前可獲得文獻,無法訂定羥基蒽類衍生物的每日安全食用量,食藥署經與專家學者討論之後,認為如果要幫助排便,透過多攝食膳食纖維等即可,因此將限制阿勃勒果實自2022年7月1日起,不得繼續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食藥署表示,新制生效後,在國內即不可以使用阿勃勒果實製造食品,至於進口產品輸入日期早於本規定生效前者,得繼續販賣至其有效日期屆至為止。規定正式生效後,經查獲食品所使用的原料不符合相關規定者,得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8條規定,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印「毒」擋不住!境外+4全從印度來 同一班機2天已5人確診

社區感染來了!揪出新北、宜蘭6不明染疫 歸功2急診醫「獎萬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膀胱老是痠痠的,一排尿就舒服許多,35歲從事金融業的陳小姐近年來就有這樣的困擾,也因此1小時最多就要跑上6趟廁所,夜間也不得好眠,夜尿多達4次,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品質,苦不堪言,就醫檢查才發現其實是間質性膀胱炎在作怪。醫師提醒,這種膀胱壁的慢性病變若置之不理,最後恐纖...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台灣12日再度發生武漢肺炎院內感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在政論節目稱,應將染疫醫師開除。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受訪時表示,大家應該要多關懷、秉持同理心,否則只會讓疫情更亂。醫師染疫之亂延燒,衛福部長陳時中上午接受「周玉蔻嗆新聞」節目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寒流一波波來襲,暖暖包成為護身神器,南投一名80歲老翁誤將暖暖包當成食物調理包,把它剪開放入麵裡頭拌一拌吃下肚,外籍看護工發現趕緊阻止並送醫,所幸立即治療且誤食的量不多,住院觀察兩日後,日前已出院。  不要催吐 避免造成更大傷害暖暖包外層塑膠包裝打開後,...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2例北部某醫院感染武漢肺炎(COVID-19)本土案例,其中一位是曾照顧「武肺重症插管病患」的案838醫師。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晚在政論節目直指,該醫師遇到病患分泌物噴濺時沒有落實防疫SOP,他若是院長會將其開除。對此,陽明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批評,楊志良講這話示非常沒有良心的。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