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4%千禧世代不到40歲即患有慢性病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

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千禧世代(又稱為Y世代)至2021年開始邁入40歲,根據最近的一些研究,許多千禧世代族群開始發現自己正在面對慢性健康狀況,有44%的人被診斷出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顯示千禧世代的健康狀況不及預期。

上個月剛滿40歲的Kristin Bennett在每天早晨都會服用14種不同的營養補充劑和維生素來開始新的一天,以幫助她應付疾病最嚴重的症狀。Bennett於2001年被診斷出患有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症,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至今已治療了大約20年。類似Bennett這樣的健康狀況可能會造成經濟和情感上的損失,不幸的是,根據哈里斯(Harris Poll)最新民意調查顯示,在1981年至1988年之間出生的千禧世代中,有44%的人被診斷出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病。哈里斯的調查對象為4,000多名美國成年人,其中830位年齡介於33至40歲之間。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執行董事Georges Benjamin博士表示,一些新的證據已表明許多千禧世代的健康狀況不及預期,有許多人是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Benjamin博士說:「肥胖症可能就是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某些類型癌症患病率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此外,研究還顯示千禧一代較少吸煙,因此與吸煙相關的疾病並不普遍。

44 千禧世代不到40歲即患有慢性病

偏頭痛、重度憂鬱和哮喘是最常見的三種疾病,緊接在後的是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這些疾病的流行不僅影響千禧一代的健康和壽命,還影響他們的財務狀況。研究表明,在美國患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的人所自付的醫療及保健費用是沒有醫療問題的人的兩倍,同時患有兩個慢性疾病的人其自付醫療費用則是五倍,若是自較年輕的時期患病,那麼加總起來的醫療費用將會更高。糖尿病是現今美國最昂貴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2018年的研究,被診斷患有糖尿病的人其平均年度醫療支出為16,750美元(約台幣47.2萬元)。

除了必須付出更多自付醫療費用外,根據2019年的一份報告,患有慢性病的千禧一代還可能由於醫療費用而使得年收入減少多達4,500美元,或是由於健康狀況而被迫減少工作時間或甚至失業。

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工作壓力等都是造成慢性病原因,年紀輕輕的千禧世代若是想要過個健康的人生,就必須從生活的根本進行改變。

Reference

44% of older millennials already have a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 Here’s what that means for their futures

相關推薦

國內COVID-19疫情自5月爆發後,新北市一度成為疫情熱區,不過,隨著疫情逐漸回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佈,新北市COVID-19確診案例「首見零」,僅新增2例居家隔離陰轉陽個案。(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酒駕肇事致女騎士倒地送醫! 丁允恭曝:昨晚在家喝酒「還沒...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13日)新增17例COVID-19本土確診個案,以台北市10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3例,首次超過新北市2例。新北市今COVID-19確診案例「首見零」,僅新增2例居家隔離陰轉陽個案。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3時將召開疫情應變會議會後記者會,說明關於新北市的最新疫情及防疫措施,現場最...

閱讀詳情 »

日本贈送的第3批97萬劑AZ疫苗預計明天抵台,外傳台灣自購的55萬劑AZ疫苗與35萬劑莫德納疫苗,也會在明天下午抵台。對此,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日本政府捐贈的明天下午到,其他的好消息確定後再跟大家做確定」。陳時中也指出,昨天施打24萬2353劑疫苗,為近期施打量最高的一天,這段時間各縣市...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27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7例本土個案及10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個案分佈以台北市10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3例,新北僅剩2例,確診案例持續下降中。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7例本土病例(其中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