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糖尿病阿伯經常手麻腳麻 小心是神經病變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至2017年統計資料顯示,18歲以上國人得到高血糖比例為10.12%,目前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約占50%的糖尿病患者。

  1名65歲患有糖尿病的伯伯就診表示,這2年手麻腳麻越來越嚴重,現在寫字時除非眼睛看著筆,不然筆從手上掉了都不知道;腳也感覺麻麻的,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不知道地板在哪裡,晚上睡一睡還會抽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廖岐禮說明,經過治療後,患者麻木感已經消退剩下指尖及腳尖,生活品質也得以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表現可以分為:(一)正性症狀:麻刺、疼痛或異痛感,晚上感覺尤其明顯。(二)負性症狀:以感覺變差為主(痛覺及溫覺)。

  通常病患抱怨會從腳尖或手指尖開始,慢慢地往上延伸,研究顯示49%患者以感覺變差為表現、34%病患感覺到疼痛,而約有一半的神經病變患者可能尚未出現症狀,需靠著神經檢查來提早發現。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分為:

(一)兩邊對稱的多發性神經病變:為最常出現的類型,感覺異常的分布就像戴著手套、穿著褲襪,病患會因為不舒服的感覺而影響睡眠或生活品質,甚至因為感覺變差容易受傷而不自知,嚴重時若影響到力氣則容易因步態不穩而跌倒。

(二)自主神經病變:也是常見表現之一,可能影響包括:姿勢性低血壓而容易頭暈、影響心律可能導致死亡率增加、便秘、腹瀉、性功能障礙、小便困難、流汗減少。

(三)顱神經病變:通常影響動眼神經,表現為眼睛周圍疼痛、複視、眼瞼下垂,但是瞳孔功能正常。

(四)神經根或神經叢病變:多發生於單側胸椎或腰椎神經,其神經支配的區域出現感覺異常或嚴重疼痛,甚至合併肌肉無力症狀。

(五)肢體的單一神經病變:常見影響為手指及手掌麻木或無力、垂足(腳板下垂抬不起來)

  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重點在於良好的血糖控制,以及手腳的保護(定時檢視手腳是否有傷口、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神經病變造成的疼痛不適感,可以藉由醫師處方抗癲癇藥或抗憂鬱劑來改善症狀。

相關推薦

  翻攝nzjsw、healthyd   排毒才能養顏,所以要是想保證我們的美麗的容顏,最好先給我們的身體進行排毒。你知道自己的體內到底存留了多少毒素麼,其實通過身體外在的一些表現就可以知道自己體內的毒素到底有多少? 體內毒素過多有徵兆,有以下情況的人要注意咯。 1、舌苔發黃、...

閱讀詳情 »

在廚房裡乒乓作響地做飯,暖烘烘的灶火能讓整個房間都溫暖起來,食物的香氣陣陣傳來,在打開鍋蓋的瞬間,象徵幸福的熱氣緩緩升起……嗯,這就是我的小確幸。   這種幸福感除了與家人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之外,有一部分也是源自煮飯燒菜的那隻鍋。     ...

閱讀詳情 »

  翻攝haodou   我的閨蜜在20歲之前還是個胖妞,當時她就經常跟我抱怨穿不上好看的衣服。她的體重一直都沒有低於55公斤過最重甚至達到過63公斤,女人總是愛美的,尤其是在花樣年華的女孩子。穿不上可愛的衣服,找不到男朋友,經常被人開玩笑,終於她也決定要減肥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