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患膽結石誤認腸胃炎 達文西手術治療擺脫疼痛

患膽結石誤認腸胃炎 達文西手術治療擺脫疼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3歲郭姓少婦患有地中海型貧血,連月來上腹及背部疼痛讓她苦不堪言,每當夜間餐後2~3小時後發作時,更是痛徹心扉,原本只當胃痛胃炎治療,卻遲遲未改善,經連番就醫後才揪出竟是膽結石作祟,醫療團隊考量患者病史,建議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進食。

膽結石通常無症狀 上腹痛又低燒要當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指出,雖然膽結石屬於十分常見的疾病,約有1/10的成年人患有膽結石,40至50歲民眾、肥胖者及曾經懷孕的婦女,更是膽結石好發族群,不過一般膽結石通常無症狀,以致於很容易被忽略,除非結石卡在膽囊出口,並引發上腹或右上腹痛、右肩或後背位置酸痛,或膽結石掉落膽管造成阻塞,引起皮膚或眼睛出現黃疸、持續低燒等症狀,才會就醫診斷出來。

複雜型膽囊炎切除才免後患 達文西手術傷口小、安全性高

經評估患者本身的地中海貧血病史,加上屬於複雜性膽囊炎,評估後建議透過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膽囊,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進食,3天後返家休養,順利處理患者的心中大「石」。

葉俊杰主任強調,達文西機械手臂的旋轉角度大,搭配穩定的放大視野及3D立體視覺系統,手術視野更為清晰,處理膽管狹小空間也十分安全,可達到傷口小、出血少的目的,對患者而言接受度高。

膽結石復發率高 日常飲食要注意

葉俊杰主任也建議,民眾平時多攝取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及高膳食纖維食物,並且多運動、多喝水降低結石風險,但如果右上腹出現悶痛、脹痛或絞痛症狀,最好盡快就醫,否則膽結石的復發率高,每發作一次,膽囊發炎與沾黏狀況就會更嚴重,甚至引發急性胰臟炎、肝炎、敗血症等後遺症,恐怕會更加棘手。

【延伸閱讀】

工作一忙屁股黏在椅子上 忘記喝水「結石」悄悄找上門

花生粒大的「腎結石」險要命 醫:恐有年輕化趨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1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我眼壓高是不是青光眼?」、「我眼壓低怎麼還會青光眼!」這是許多患者常見的疑問,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眼壓只是青光眼一種診斷標準,不能單靠眼壓判斷,在台灣就有1/4患者屬「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民眾容易忽略,呼籲家族史、高度近視等高風險族群,40歲後應檢查青光眼。眼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民間自行募資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想傳達世界衛生組織WHO讓世界陷入困境,反觀台灣被WHO孤立,卻防疫成績亮眼也幫助全世界,WHO今(15)日發布13點回應,強調不曾與台灣沒有聯繫,外交部下午立即反駁,台灣參與WHO活動頻頻受阻,今年不應該在拒絕台灣參加世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今(15)日即將突破200萬例,死亡人數上升至12.5萬,這場所有人類都無法逃避浩劫仍在持續,但看回台灣,昨(15)日無新增患者,今(15)日增加2名境外移入,在清明連假威脅下,本土案例沒有顯著增加,台灣仍然非常安全,陳時中呼籲,希望大家能保持高素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急診醫師搶救最大難題之一,就是無法立刻知道患者病史,許多突發狀況患者,可能身上沒有健保卡或無法言語,很難查詢用藥與影像檢查記錄,增加緊急狀態下的治療風險。衛福部健保署3月30日開放「因應天災及緊急醫療查詢作業」,急診醫師只要有患者身份證字號,就能調閱病人部分就醫記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