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悶熱夏天不當「菌男黴女」 香港腳藥膏擦完還得按摩才快見效

▲悶熱夏天,香港腳常是許多人的足底大患。(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脫皮、奇癢!悶熱夏天不想當個「菌男黴女」,要想遠離香港腳,只要做對4原則。台中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林巧容提醒,俗稱香港腳的足癬一旦上身,治療第一步要先確認足癬型態,用對藥再配合正確擦藥方式,另外謹記「保乾燥」、「勤換洗」、「選舒適」、「不赤腳」衛生4原則才能保持雙腳健康。

惱人的香港腳,常叫不少悶熱天氣下整天在外工作的患者困擾不已,常癢到脫下鞋襪猛抓,還是無法止癢,嚴重時除了脫皮和奇癢,腳趾縫或腳底、腳掌邊緣還會乾裂甚至出現小水泡,擦藥也往往好了一陣子就又復發。

林巧容指出,香港腳的臨床特徵,大致有4種型態,可能合併出現,或接續發生,分別是:腳趾型、乾燥角化型、水泡型、潰瘍型,不少人的臨床病徵是屬於合併型的足癬症狀。

香港腳是頑強、傳染率高的黴菌引起,特別容易在悶濕溫暖的環境滋長。台中慈濟醫院藥師劉凡瑀強調,醫師治療香港腳大都以塗抹抗黴菌藥膏為主,治療時間會因嚴重程度有所差異,大部分人要塗藥2到6周以上。

劉凡瑀說,不但要擦對藥,藥膏塗抹的方式也有竅門,不是把藥擦滿、塗厚就好,而是要讓皮膚吸收才會有效果。建議擦藥時,應將藥膏塗抹於涵蓋病灶外圍2公分的正常皮膚,並且要按摩,藥膏才容易被皮膚吸收;擦完藥膏後,必須立即用肥皂洗手,防止黴菌傳染,且不可以自行停藥,須配合醫師走完整個療程,才能真正根除。

醫師也提供,香港腳治療之外,保持個人衛生的足部衛生4原則:

「保乾燥」雙腳與趾縫、鞋襪常保乾燥最重要。
「勤換洗」襪子每天清洗、換穿,鞋子也要常替換。
「選舒適」選擇吸汗佳的棉質襪及透氣性好的鞋子。
「不赤腳」公共場所不赤腳也不穿公用拖鞋。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3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0例本土個案及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93例,確診個案中,今天新增21例死亡,12天已累計87死。值得一提的是,一名30多歲男子,21日出現咳嗽症狀、24日採檢,並在27日到院前死亡...

閱讀詳情 »

根據教育部今(29日)公布全國各級學校確診人數,截至昨日傍晚,國內學生染疫人數為256人,再增加27人,其中又以大專院校情況最為嚴峻,已有104名學生確診。昨真理大學也在官網發出重要聲明證實「淡水校區有一名學生確診」,目前該名確診學生已進行隔離治療,校方在接獲通報後也已展開校園全面消毒,完成相關疫調...

閱讀詳情 »

國際疫情持續嚴峻,《路透社》根據越南新聞網站越南快訊《VnExpress》報導,越南衛生部長阮清龍今天表示,當地偵測到一種新的COVID-19變異病毒,是印度與英國變異株的混合種,可以在空氣中迅速傳播。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新北4級警...

閱讀詳情 »

國內疫情升溫,雙北首長皆表示有意進行升級實戰兵推。新北市長侯友宜透露新北已有8區在做升級實戰演練,另外幾區也都在試辦演練當中。台北市長柯文哲也擬在明天升第四級警戒擴大管制的「兵推演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因應COVID-19疫情,下午2時由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