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惡性肉瘤初期無感 出現痛覺恐已成癌

惡性肉瘤初期無感 出現痛覺恐已成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每年新診斷的惡性肉瘤病例約600人,占癌症的1%,包括肌肉、骨骼、神經、血管或脂肪組織等全身部位都有可能誘發,又以手腳四肢最常見。成大醫院放射線腫瘤部鄭詠仁醫師解釋,多數患者摸到皮下不明的腫塊後,因不會疼痛,所以不以為意,直到腫瘤壓迫到神經感到疼痛才就醫治療,導致已演變成惡性肉瘤。

放射線治療惡性肉瘤 數週後肉瘤不見蹤影

一名78歲阿嬤右側大腿出現約20公分大腫瘤,且合併腹股溝淋巴腫大,導致腳腫到無法行走,考量年紀過大,加上血小板過低因暫緩開刀。鄭詠仁醫師解釋,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4週後腫瘤明顯縮小,經討論決定再治療至6週滿再評估手術,但後續接受磁振造影檢查後,已看不到明顯腫瘤,因此目前暫緩手術並持續密切追蹤。

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提高治癒率

鄭詠仁醫師說明,惡性肉瘤種類多,治療上會依據不同組織型態採不同治療方式,臨床上見的四肢惡性肉瘤而言,開刀仍是治療首選,但過去為降低復發率恐得面臨截肢,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可藉由肢體保留方式切除加上輔助性放射線治療,不僅能使患者保留肢體,也提高治癒率,且降低無復發的可能性。

摸到身體腫塊別大意 應盡快就醫檢查

此外,術前放射線治療能幫助縮小過大或不好開刀的腫瘤,降低手術困難度,也能將放療範圍較小、治療劑量較低。鄭詠仁醫師強調,一旦摸到腫塊也不用過於擔心,大多數仍屬於良性,重要是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治療,才能有效提高成功率。

【延伸閱讀】

美國FDA核准與諾貝爾獎肯定 首款RNAi藥物為罕病治療現曙光

 罹乾癬仍包緊緊揮汗叫賣 菜販老爸接受新療法化癬為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5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2歲的男性病人,四年多前因脖子痠痛,而且還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經西醫影像及神經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症候群,建議手術或復健治療,病人因擔心手術的風險性而選擇復健,療效不盡理想,痠痛及頭痛仍如影隨形,幾乎每天須服止痛藥控制疼痛,不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首例新冠病患醫療包機回台!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1名新冠境外移入,個案是1名台灣籍50多歲男性(第619例),在西非迦納確診,因病重等需求,申請國際醫療包機入台,目前正隔離治療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619例今(2020)年2月前往迦納經...

閱讀詳情 »

原來是荷爾蒙作祟 「每個月好朋友快來的時候,嗓音好像會變得比較差,這樣正常嗎?」 女性在月事期間,特別是月經快來的前幾天到經期的頭一兩天,由於性腺激素分泌發生變化,喉部分泌物會變多,聲帶會出現充血、水腫的情況,微血管壁也會變得比平時脆弱。此時,如果用聲過量,會使得本來就充血、水腫的聲帶更加嚴重,甚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魏姓男子近日覺得容易暈眩,並覺得右耳悶悶的,像耳鳴的感覺,原本以為自己罹患梅尼爾氏症,就醫之後經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讓魏男相當震驚,所幸在接受耳內注射類固醇、口服類固醇藥物治療並配搭高壓氧治療後,聽力逐漸恢復。突發性耳聾因不明 秋冬季節最易好發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